展望未来 豪情满怀

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本报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连日来,我校师生纷纷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学习强国平台等多种渠道,认真学习和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围绕会议热点话题畅谈感想和认识。大家一致表示,要把会议精神同各自实际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我校乘务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凤英说,站在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今后5年乃至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意义重大,催人奋进。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将各项部署切实落实到各方面的实践中。目前,我校也正处于 “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关键期,对于二级学院来说,就是要立足学校发展、结合专业实际,统筹谋划好自身的 “十四五”规划,投身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干出高质量发展的业绩,为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春晖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表示,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在已经建成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制度保障和重大方略。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博士教师、挂职副院长刘川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擘画了 “十四五”发展蓝图,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指南,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遵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谋划了美好的未来。作为新时期的思政课教师,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扎实专业素养,在推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新征程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 “答卷”。

我校艺术学院学生张显运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12项重要举措,其中关于文化的措施是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艺术专业大学生,我感到备受鼓舞,文化事业大有可为,今后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汲取古今中外文化营养,未来积极投入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去,力争在专业领域有所作为,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巩琳说,“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在此之前作为一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生,我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福祉,家乡的道路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畅通了,高速公路开始筹建,乡亲们也领到相当丰厚的补偿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了,经济发展也有了希望,而且当地的扶贫干部尽职尽责地对待村里的贫困户,做到应补尽补、应帮尽帮,贫困学生上学费用应免尽免……这些都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与温暖。我坚信我们的国家必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建成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作为一名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珍惜时代机遇,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本报记者 苏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