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思政公开课』献礼新中国71华诞

国盛民富强 ,月圆人团圆。10月1日,迎着朝阳,踏着和风,我校党委副书记宋淑平,党委委员、副校长李伟年,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索向兴与3000余名师生代表,满怀崇敬与喜悦之情聚集在树人广场,一起聆听“国旗下的思政公开课”。我校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团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活动。
开课伊始,在场师生列队整齐、激情万丈地齐声高唱国歌。嘹亮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民族心、民族魂……”升国旗仪式现场,我校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奖、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娟,以“传承爱国情怀 秉持使命担当”为主题,为在场师生上了一堂丰富生动、慷慨激昂的思政公开课。
刘娟老师在授课中首先邀请思政课教师黄继红,饱含深情地为大家讲授了新冠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 《人民英雄张定宇》,让大家在泪眼婆娑中理解了爱国的内涵,读懂了爱国的情感,那是对祖国的山河大地、骨肉同胞、历史文化、前途命运的热爱与关切……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不信,你看,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中国高度’:3000米,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20万米,170多颗中国航天器闪耀太空……”公开课上,同学们用气势磅礴的诗朗诵《中华颂》激发起大家的爱国情感,用荡气回肠的 “四度”诗朗诵向大家展示了70余年来几代人前赴后继,镌刻下的一个又一个的中国跨度、中国高度、中国速度和中国温度,让大家坚定了爱国信念。
“爱国主义可以小到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学习方面,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在家里按时上课,专心听讲,好好学习各门课程;在社区当志愿者,为过往的流动人员测量体温、做好人员信息登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都是爱国的一种表现。”“要有理想,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大我’中去;要有本领,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要有担当,自觉担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公开课上,师生代表畅所欲言,畅谈如何传承爱国情怀。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3000余名师生挥舞着手中的国旗,齐声高唱热情豪放的《歌唱祖国》,向祖国母亲七十一华诞致敬献礼,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气势雄壮的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从来没想到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这样的思政课更接地气,我们很喜欢。”刚刚上完课的同学纷纷坦言。“以举行升国旗仪式为载体进而开展‘国旗下的思政公开课’,是一次感悟崇高、汲取力量、激发斗志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将爱国信仰落实为行动自觉。这样一种全新的常态化教育方式,也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精神的生动诠释。”一同听课的教师表示。
这堂“国旗下的思政公开课”标志着我校“青春领航·百千万计划”全面启动,今后将举办百场高质量思政公开课,聘任千名青年朋辈导师,培养万名青年政治骨干,这是学校整合“第二课堂”思政元素、开辟“第二课堂”新阵地的创新探索,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指导团学工作、推进学校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 “青春领航·百千万计划”,将持续增进思政教育亲和力,全面提升思政工作影响力,引领全校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报记者 苏玉娜 团委 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