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会铭记
庚子春至,清风徐来,万物萌发。当日月再次温暖山川河海,我们看到岁月在新辉中铿锵镌刻,记录一段特殊的日子发生的故事,关于一个伟大的民族、一面鲜红的旗帜、一群英雄的身影、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
岁月是最真实的记录者,忠实地记录与“新冠”相遇时的变化,春节没有了喧闹、街道不再拥堵、人群渐渐散去。在寂静的夜空中,又一场大考悄悄来临,又一场战役正在打响。
岁月是最伟大的的书写者,忠实地书写了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平凡而伟大的诗章。党员干部笃定初心、冲锋在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基层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队员坚守一线、无惧雨雪,众多“90”后破茧成蝶、百淬成钢,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性之光照亮天空,“一切为了人民”的誓言响彻云霄。
岁月是最好的验证者,忠实地验证了中国精神的磅礴伟力、中国制度的强大优势、中国力量的无往不胜、中国速度的分秒必争、中国担当的天下情怀和大国智慧,再次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答案书写于神州大地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人民战役中,滨医人紧跟红旗、破冰前行,挺进湖北、牢守齐鲁,驱散病魇,诠释初心。学校党委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党员干部冲在前沿、守土尽责,两所附院驰援湖北、服务蓝黄,科研团队日夜兼程、攻克难题,“云”端教学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校园管控整体联动、科学治理,基层党组织善作善为、牢筑堡垒,“四进”攻坚组下沉一线、精准施策,“第一书记”扶贫助困、多管齐下,青年学子志愿服务、线上宣讲……滨医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党爱民的忠诚担当,在大战大考中挺起中国脊梁,彰显滨医精神,丰润滨医文化,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滨医力量。
岁月会铭记,李洪波、王涛、翟乃亮、曲文杰……滨医四批30名医护人员,每一个名字都闪闪发亮!脸上的压痕,是仁爱精神的最高勋章!
岁月会铭记,护理师生300封家书、基础教师课程思政、公管学子《跨越山水与美好相逢》、中医师生线上心理门诊、马院“医本思政”淬炼“金”
课……每一个举动都直抵人心!目光里的温润,成为仁心妙术的生动注脚!岁月会铭记,杜冠华、徐贵峰、马永刚、周广福、王光杰、吴超……每一个校友都是一面旗帜!骨子里的品格,延续滨医人的光荣与梦想!
回首过往,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一个伟大的民族,往往是从苦难中涅槃,在反思中前行;一个国家的发展,往往是在逆境中实现、在坎坷中延伸。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抗击血吸虫病、本世纪抗击“非典”SARS,到今天共抗新冠,每一次灾难都促使我们不断走向新的强盛、走向新的辉煌。沐浴民族之光,滨州医学院74年育人育才绵延赓续、生生不息,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历史中铸就了可歌可泣的滨医精神,这是全校上下勠力同心战胜疫情的信心所在,是新时代实现学校奋斗目标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珍惜当下,瘟神渐远,百业复兴。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新起点,是学校深化改革、实现各项事业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挑战,以什么样的思考把握新机遇,以什么样的作为书写新篇章?以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姿态履行使命,以心怀家国、砥砺奋斗的信念逐梦前行,以攻坚克难、抓铁留痕的硕果致敬伟大时代,这始终是滨医人最鲜明有力的回答。
放眼未来,东风更劲,奋楫中流。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我们将坚守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1345”办学思路和“一优两特”办学格局,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蹄疾步稳行走在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宏阔征程上。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冬去春来,雪融草青,岁月在悄然改变着天地,那些错过的见面、欠下的拥抱、隔窗的相望,一定终得圆满,所有的遗憾都将彻底留在庚子初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韶华流转,不负春光,当久违的微笑绽放,当复工的号角吹响,当奋斗的步履迈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伟大旗帜下,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在岁月的年轮中书写非凡一页,谱写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