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 决战决胜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谋划之年,也是我们事业滚石上山、非进不可的关键之年。面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交织加深、“三期叠加”持续深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高等教育竞争态势,唯有以攻坚的状态去攻克每一项任务,才能在决战的阶段取得最后的胜利。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应该成为我们2020年工作的总基调和基本要求。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需要伟大的精神。面对突如其来、汹涌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用意志、智慧和力量铸成了抗疫精神,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也必将为我们攻坚克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能。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我们滨医也提供了方案、贡献了力量、展现了风采。当前,在国内防疫整体态势向好的情况下,我们要大力发扬“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将悲痛化为斗志与力量,坚决夺取我校抗击疫情和事业发展的“双胜利”。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需要先进的理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获得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入践行初心和使命,巩固扩大主题教育的好成果、好机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真正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真正融会贯通、真信笃行,真正把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和习惯。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需要坚定的目标。要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紧紧扭住“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1345”办学方略,针对“大学”标准短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攻坚的状态啃“硬骨头”,把短补齐,使弱变强,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强力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的要求,切实按照校党委的安排部署,把质量提升作为主线,把内涵发展作为核心,聚力提质增效,强化优势特色,聚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本科、一流人才发力,瞄准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基地、重点平台攻关,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新路子、取得新突破,推动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需要系统的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综合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综合运用法治化方式、智能化手段,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挣脱思维固化的窠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使规章政策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激励约束更加有效、发展动力更加充沛。要立规范、遵纪律、守规矩,以大学章程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办事程序和议事规则,以法治精神提升工作的标准、质量和内涵,以法治方式营造更加公平、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开启“滨医之治”新篇章。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需要磅礴的力量。决胜收官年、攻坚年,广大党员干部不但要有过硬的作风,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更要带头向前,事不避难、奋勇争先,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干劲,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做“实干家”“促进派”,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努力化解师生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凝聚广泛共识,积蓄磅礴力量,奋发进取,共克时艰,不断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迎难而上,才能攻坚克难;攻坚克难,才能决战决胜。面对新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格局和竞相发展、不进则退的新形势,我们要以一往无前的闯劲、一马当先的干劲、一抓到底的韧劲,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越是艰险越向前,奋力创造新业绩,确保决战成决胜,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