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韶华·云宣讲”筑巢在田间地头
从实地到云端,疫情之下的非常宣讲
“40天的假期是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情民意、宣传党的理论的大好时机。之前发布招募令时,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有20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经过严格遴选,最终确定了队伍组成。整个寒假期间,宣讲团队将在马院老师的指导下,奔赴安徽、福建、甘肃等10余个省份及山东省内16个地市,送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万家。”学校大学生时政宣讲团负责同学林佰霖说。
1月15日,“千人宣讲”第一讲从黄河之滨东营的利津街道发声。不足一周,活动就在齐鲁大地的乡村和社区铺开。省外的宣讲从黑龙江启动,横跨大江南北,直抵海南。所到之处,宣讲队与当地团委、机关、学校、办事处、居委会沟通,将大量基层听众聚拢起来。讲授者与聆听者不分主客,思维的火花在“精准扶贫”“中美贸易”“一国两制”“美丽中国”“参军报国”“反腐倡廉”“精神文化”“体制改革”等主题中交织碰撞。
新冠疫情发生后,居家隔离成为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实地宣讲被迫中断。对此学校第一时间研判,围绕“场景换频,移师云端;方式换活,注重可视;内容换新,增加实感”的思路进行调整,确保非常时期宣讲不断档。同学们发挥新媒体矩阵的传播功能,一方面将宣讲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展现,另一方面强化后期宣传与反馈,累计推出线上宣讲与追踪报道百余篇,收获了数千名粉丝的关注,形成云端宣讲“主客场共鸣互动”。
在抗疫背景下,宣讲团因势而变,第一时间成立抗疫实践队,鼓励同学们发挥医学生特长,在参与村口路口的防控检查、居家防疫的科普宣传和疫情变化的实时解读中,以己之力守护小家为大家,也为“云端宣讲”积累第一手素材。
报名参加平度周戈庄高速路口测温登记工作的李泽豪同学,上岗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最冷的时候5个测温计都会出现冻失灵现象,一起值守的医生为他支招:只要没有车辆就将测温计夹在腋下,用体温来温暖,“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仁爱情怀”。
“父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疫情防控期间加入了疫情防控小组,除了偶尔给他和同事送饭,平常在家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受父亲影响,黄龙好同学加入村里的执勤队,和村民们一道检查来往车辆、宣传防疫知识、给村里街道消毒,确保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疫情隐患。“我们寒假宣讲中有一个题目叫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次战疫给我最大的感触是 ‘能’在党员先锋的引领,‘能’在人民群众的追随”。
此次疫情中,学校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先后有30名医护人员参加山东援鄂医疗队奔赴前线,他们成为宣讲学子的身边榜样。护理学院李涵同学致信前线学长:“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为医学生的我们,需要手握成长标尺,胸怀精神养分。精神感召,党旗飘扬,在无数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我们必定茁壮成长。仁爱、博学、优雅、奉献,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体验、感怀、思索,不断汇成一股股强大能量。“云端宣讲”活动中,涌现了《心系天下事 抒发爱国情》《集众人之力 创造绿水青山》《弘扬中国精神 做时代好青年》等一篇篇带着现实温度的讲义。线下倾情奉献,不到3天时间,宣讲团成员就向武汉捐款12133.53元。
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中,勉励他们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这份嘱托在我校上下激起强烈共鸣,因为我们的校训正是“仁心 妙术”4个字。开学伊始,学校陆续推出系列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特色医本思政理论课,进一步探索建设云端一流思政实践课。
近日,学校正式启动 “熠韶华”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室,借鉴寒假千人理论宣讲团的探索性实践,汇聚抗疫榜样、党员模范、典型案例,提炼“仁心仁术”精神内涵,把理论宣讲工作纳入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和 “开学第一课”“形势政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双报到”等内容,纳入党政干部、教师评价考核和学生“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推进全年宣讲工作扎实开展。


千人宣讲利津第一讲

学生志愿者筛查高速公路口车辆

学生志愿者进行防疫宣传,践行仁心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