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开设“新思想概论”课徐晓飞校长首讲





  10月28日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我校区开讲,哈工大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做首讲,来自党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近40名学员参加学习。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试点高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威海校区也于本学期开展“新思想概论课”专题讲座试点工作,作为选修课程面向大四学生党支部书记和申请入党的部分大一学生开课,课堂教学8讲16学时。该课程采用多人分专题讲授的方式,以专职思政课教师为主,同时吸纳校领导、兼职教师、校聘教授、校外专家学者等群体共同组成教学授课队伍,强化集体备课,鼓励协同攻关。
  “新思想概论课”建设得到了校区的高度重视,徐晓飞校长亲自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并参与第一讲和第八讲的授课。从9月上旬开始布置到10月28日开课,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数次深度交流、反复调研、几易其稿,并与教学组一起多次集体备课。在10月8日召开的课程建设部署会上,徐晓飞强调,近年来威海校区招生录取分数越来越高,全校上下必须加倍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之栋梁、领军人才,才能不负哈工大的责任与使命。思政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教的是中华民族170年来的探索道路和新时代的治国理政理念,要培养学生的雄韬大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要通过 “论-信-服”引导学生认识原理、规律、体系、主张,进而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新思想概论课”是对现有思政课“4+1”体系的呼应与提升,因此要紧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讲清楚治国理念、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同时引导学生关联自身,明确哈工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鼓励承担授课任务的老师,要树立信心、群策群力,以国家精品课的标准来进行课程建设。通过这门课引领和改变现有思政课的授课方式,改变思政课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
  在当晚的授课中,徐晓飞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华民族探索民族复兴的艰苦历程,阐释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地位,介绍了新思想的理论构架和核心内容。他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哈工大的学生,同学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应当学习、理解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和治国理政的方法体系及基本方略,自觉做到 “求知、增能、成才”,立志做为共和国打造国之重器的未来领军人、做安邦治国与统领一方的未来杰出人才。 (张玉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