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是“窄”门





  近来一档选秀节目要求参赛者通过不断缩小的腰围标尺来证明身材管理,一道道越来越窄的关卡,到底是不是通向美的大门?与其有相似之处的是时下热门的时尚品牌BrandyMelville。其“onesizefitsall(一个尺码适合所有人)”的口号传入中国后挑起病态观念的流行:年轻女孩开始以能穿进BrandyMelville为“好身材”的标准,抨击那些身材丰腴或是骨架略大的穿不进S号的女孩。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以纤细为美的概念后,窄腰细腿的女孩穿上小码服装收获吹捧和赞赏时,那些因穿不上的女孩会对自己的身材不满,产生焦虑。更有甚者贴出“BM女孩标准身材对照表”,其中160cm的女生对应体重只有43kg!
  古有“楚王好细腰”,今有“好女不过百”。女性被钉在可以度量的刻度尺上,瘦就是合格、胖就是不及格,病态的社会观念摧残着每一个人的心理。从以往的 A4腰、反手摸肚脐,到如今的锁骨堆硬币、BM风……社会物化女性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鲜有幸存者。部分女性能够保持清醒对此嗤之以鼻,但也有部分女性对“不及格”女性冷嘲热讽。
  年轻女孩思想尚不成熟,缺乏正确的美学引导,所以一些身材欠“佳”的往往选择不健康但见效快的减肥方式:选择不吃或者吃得很少的,选择吃减肥药的,甚至有选择吃完食物后催吐的……这些方式导致了一些人内分泌紊乱,身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得了厌食症。波伏娃曾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当年轻女孩将时间与精力过多花费在外貌和身材的维持上时,往往会忽视自身心理建设和能力培养,便只能在末了感慨一句“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环肥燕瘦各有千秋。诚然,人也有自己选择美和追求美的权利。但作为群体动物,我们往往通过外部评价修正自己的感知。或许自己也搞不清楚真是发自内心的渴望纤瘦,还是在各式广告宣传的洗脑下被动接受了“瘦为美”的观念,就被“流行”这只无形大手推着向前,奔向未知的框架。
  有人曾坦言,现在的审美十分狭隘,“白瘦幼”成为全年龄段的追求。美实则不是大眼睛高鼻梁,美是生机、是活力、是对生命的热爱:涂着红唇的老太太是美的,身体健壮的姑娘是美的,皮肤黝黑牙齿亮白的孩子也是美的。不论身型高矮胖瘦、肤色黑白黄、年龄长幼,你所能见到的应该是生命的各种形态和她们自信自爱的心态。
  美不是“窄”门。因此,我们要悦纳自己也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