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复”为学生返校复学保驾护航











  日前,山东建筑大学学生分批次、错时错峰有序返校复学。自复学以来,山东建筑大学多部门联动,群策群力,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全力以“复”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自正月初六上班以来,后勤处饮食服务中心的同志们就进入了朝六晚七的上下班模式。对厨师郭富强来说,这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段经历。自1月20号寒假到现在,已经将近6个月时间,他一直没有休假。“前段时间因为值班又赶上疫情没法回家,现在是因为工作量太大了,他便主动请战,放弃休息时间投入忙碌的工作中了。”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谭启忠表示。
  保障餐厅的卫生清洁,守护全体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是饮食服务中心严防死守的“红线”。完成厨师及服务人员523人的排查管控,每天坚持“双测温三报告”,确保从业人员“无疫上岗”;建立供货商排查表,从源头上保障食材的新鲜和安全;每天对餐厅前厅后厨进行三次消杀,保障每一个角落都干净整洁;在文苑餐厅建造24个、雅苑餐厅设置20个脚踏式洗手水龙头,避免了接触式传染;建立餐位二维码,可以随时查看就餐学生信息及位置,实现突发情况可追踪。
  走进整洁明亮的餐厅,是焕然一新的通风设备,是各种消杀“黑科技”将餐厅安全卫生武装到“牙齿”:风幕机、净水设备、全自动臭氧洗菜机、全自动纳米泡泡洗碗机……让师生们入口的每一口饭菜都安全放心。生活超市货品充足、食品卫生安全达标、售卖价格合理,每天定时消杀,切实满足学生生活物资供应需求和安全要求。


物业管家们抗疫不打烊


  越是艰难险阻,越能看到担当作为。最初物业服务中心考虑让离家近的几位同志值班,但几位家比较远的同志多次主动请缨,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随着学生们返校复学,物业服务中心的同志们及所辖宏泰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奋战在一线,对所辖15个教学楼、办公楼等楼宇大厅、楼道、卫生间卫生进行全面排查清理,重点对门把手、电梯按键、楼梯扶手等部位严格消毒,并张贴温馨提示。擦玻璃洗门窗、拖地板擦墙面、擦边角去污迹等;对校园环境卫生区进行重点清洁整治,攻死角扫盲区、清垃圾除杂草等等,在校园内开展集中喷洒消毒,持续做好重点区域的全面消毒防疫,进一步改善校园卫生面貌,提升校园环境卫生水平,以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迎接久违的学子们。


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校医院全体人员正月初二就返回济南,随时待命。正月初六全体人员正常上班,积极投入到保卫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做好返校复学学生疫情防控,在夏日炎炎中,高温炙烤下,校医院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戴上防护面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对到校学生进行核酸检测,构筑起防疫第一道防线。一天下来,防护服就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但是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截至目前,已完成对5144名师生的核酸检测。校医院还为返校复学的学生每人准备了爱心健康包,里面有防护手册、消毒纸巾、口罩、体温计,在第一时间交到返校学生手中,让返校的同学感受到贴心和温暖。日常校医院根据师生需要,做好口罩和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的储备和发放工作。从1月24号开始至今,校医院持续做好30000多名师生员工的体温“日报告”、“零报告”工作,并建立体温异常人员健康档案。完成了对学生公寓、食堂、办公楼等重点公共区域老鼠、蟑螂的消杀工作。
  自返校复学以来,学校“疫情防控隔离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6月11日先后有228人在隔离区临时留观,为学生返校复学奠定了良好基础。校医院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一接到有体温异常师生的报告,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如果有师生体温超过37.3度,即派出医务人员进行初诊,并由辅导员、医务人员陪同至定点医院检查治疗。排除新冠肺炎后,转至隔离区做进一步观察,校医每天进行巡诊,随时关注留观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符合解除条件的解除留观。
  无论派哪个医务人员陪同发热学生去定点医院或去隔离区巡诊,没有一个人推脱。校医院51岁的工作人员何彬有一次送发热学生去定点医院检查,返回学校已经晚上10点多了,但仍然坚持值班。工作人员宗旨,春节期间24小时值班,并在寒假期间对留校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24小时候诊,随叫随到。工作人员蔺瑞敏为了应对学生开学的大量工作忍痛把上三年级还没开学的孩子自己留在家里,工作人员张倩忍着怀孕的不适仍坚守在工作岗位……在校医院这样感人的例子很多。
  当好防控守门员,做好医疗手中事。健康卫士们用勇气和坚守,为平安健康校园构建了第一道防线。


硬核操作守护校园安全


  疫情期间,安全管理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校园管理,一系列“硬核操作”守护校园安全。
  加强校门出入管控,筑牢校园“安全墙”。疫情期间,我校较早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安全管理处主动与学校信息化发展与研究中心对接,信息技术助力校园管控,在省内高校中较早使用电子通行证,并对学生、教职工、后勤保障人员、因公来访校外人员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严把无证、无关人员入校关。随着学生返校复学,安全管理处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调整《安全管理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开学后校门出入管控方案》《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及时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校园管理的通告》《关于继续严格学校大门准入制度的通告》,为师生顺利返校复学做足了准备、奠定了基础。
  24小时值班执勤,密织校园“安全网”。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安全管理处坚持处级领导带班、干部全天值班制度,所有人员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确保在校园发生突发状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稳妥处置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
  联防联动,拧紧校园“安全阀”。 安全管理处积极搭建校警合作平台,积极与学校所属辖区港沟街道办事处、港沟派出所、潘庄交警中队等进行密切协作,全面摸排落实来自疫区的车辆以及相关人员信息,强化学校及周边社区、单位疫情巡查管控。在学生返校复学期间,安排警力到现场,做好现场警戒及人员和交通疏导。加强与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学生处、后勤处、校医院等单位时刻保持信息畅通,组织物管人员和保安按要求完善防控措施并严格履行职责,形成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的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全力维护校园安全。


贴心服务,温暖相“寓”


  在确定第一批学生即将返校后,宿舍管理人员对16栋学生宿舍楼及附属设备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给900多间学生宿舍开窗通风,对水电线路进行全面检修、排查和调试,深入清理宿舍周边杂草等。为了给返校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住宿环境,学生公寓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碌着。
  在做好全方位准备后,学生返校报到现场各项接待服务进行的有条不紊,公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返校学生报到流程》要求,仔细核对学生身份信息,帮助同学们办理入住,并在用餐时间为学生送上可口餐饮。面对返校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努力沟通,耐心解答,尽力协调解决。与此同时,公寓中心为学生准备了微波炉,让晚归的学生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公寓值班室里辅导员24小时值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热能学院建环163班返校学生原靖祺说:“感谢学校对我们返校学生的关心和照顾,在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每天定时送来丰富的营养餐,耐心询问我们的需求,还是原来熟悉的宿舍但是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动,很感谢宿管老师为我们的辛勤付出。”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178班返校学生张继国说:“公寓中心为我们返校学生安排的如此周到细致让大家都非常感动,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浓浓情意,消除了心中的忐忑,真诚地感谢学校的周密安排和公寓中心的贴心服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测163班返校学生李新天说:“宿管老师假期期间帮助我们清理了放假前遗留的水果等杂物,提前为宿舍通风、打扫卫生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宿管老师的付出,处处的细节都让大家感觉回到宿舍很安心,很舒心。”


线上线下,教学一直“在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统筹谋划,精密部署,自3月2号原定开学之日起全面实施理论课在线教学,实现了“按既定校历线上严格执行课表”的教学模式。从目前线上教学运行情况来看,学校共开设本科生线上理论课程29461门次,开课率100%,共有1210名教师开展适时线上教学,参加学生达到259.48万人次,到课率平均97.5%。与此同时,线上教学过程中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案例,实现了线上教学“稳运行”与“高质量”的双重目标。
  当前,面对学生返校复学的新形势,教务处周密部署,稳步开启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为此,教务处专门对123间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改造调试,使之能满足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需求。简单地说,老师在教室为返校学生上课,同时对居家学生进行同步直播。6月8日起,对同一教学合堂班返校人数达到10人以上的,授课教师必须到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10人以下的,是否开展线下教学在征求返校学生意见基础上进行。


心理“处方”助力学生心理“复位”


  一份特殊的礼物。学生到校后第一时间会收到一份爱心大礼包,大礼包里有一份特殊的礼物——《疫期及疫后心理指导手册》,这是学校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心理自助手册,帮助学生了解不良情绪疏解方法,学会自我调节。与此同时,学校开通网上“复学第一课”系列专题课程,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校园疫情防控要求,让学生开启井然有序的校园生活。
  一系列暖心活动,营造关爱氛围。自5月21日起,学校开展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通过“心灵茶吧”心理沙龙活动、网络讲座等,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关爱自我、关爱他人的氛围。学生返校后,学校将在第一时间开展“在不确定性中拓展自我”、“返校后宿舍关系营建”等主题的网络团体辅导,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居家模式到学校模式的转换。
  一次访谈,及时摸排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为及时了解返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状况每日排查制度,要求辅导员对返校学生谈心谈话,主动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状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及时排查心理行为异常学生,主动干预,有效帮扶,防范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一条热线,24小时在线服务让学生安心。自疫情发生后学校建立了心晴热线,为学生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在热线服务期间,援助小组工作人员用耐心的倾听、真诚的共情和专业的技术帮助来话者缓解负性情绪。5月21日清晨,我校心理中心24小时心理热线电话铃声响起,来话者小安(化名)是一名大三女生,几日前已确定返校,但随着返校日期邻近,小安越来越焦虑。小安说,虽然学校做了非常严格周到的复学准备工作,但是自己仍然感到恐慌,并且担心难以适应当下特殊的校园学习生活。经心理老师耐心辅导,小安的不安情绪得到一定疏解,并重建了生活学习的信心。


就业架云梯,空中来双选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下,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重大紧迫的政治任务。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力以赴稳人心、暖人心、振人心。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0届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
  强化就业指导项目在线功能升级,构建“线上数据库+线上课程+线上咨询平台+线上训练营+线上讲座+线上竞赛”等一体化线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式,实行精准调研、精心部署、精确疏导、精致辅导的“四精”服务;创新开展“就业+互联网”服务,努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启动“同心战疫、共促就业”网络招聘季系列活动,举办一系列综合类、专业类、校友专场、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空中双选会”“空中宣讲会”“网络招聘会”共计45场,参会单位4348家,提供岗位250923个;首次开展针对女生和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职业(学业)规划训练营,根据疫情特点,首次把心理学相关知识运用到就业指导过程中;首次实行责任到人的就业状况动态管理,795名专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服务中。毕业生返校后,论证举办线下招聘会的可行性,根据上级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适时开展针对性强、结合度高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就业服务。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55%(不含考研录取学生。)
  疫情无情,建大有爱。全校教职员工以最严谨细致的工作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线,为保障返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全力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