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复学两不误 追赶超越加油干
——写在我校首批学子顺利返校之际
梧桐叶摇,紫藤香萦,在城墙边上、秦岭脚下默然空守了四个月的校园,终于盼来了久别重逢的你。春风十里,不及校园有你,欢迎回家,可亲可爱的西大人!
黑夜浸泡的灯火更显明亮,雨后冲刷的天空更加朗润。经过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抗争,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提速。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就“六稳”“六保”作出重要部署。响应总书记号召,西大人已经按下了返校复学的“快进键”,首批毕业班学生已经返校复学。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的工作学习也逐步迈入常态,我们要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追赶超越再出发,千方百计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夺回来、抢回来。
加把油,事业发展不能等。今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学校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面对喜忧参半的外部环境和空前激烈高等教育竞争形势,西大人要有不服输、不畏难的气概,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西大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办别人难以办的事情,出别人无法出的成果,为最终实现“双一流”大学这一西大人共同的梦想奠定坚实基础。要牢固树立超常规发展理念,深化“一院一策”改革,加大一流人才引育力度,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学科集群,创新产教融合体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要上下同欲,师生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以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具体行动,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
把稳舵,教学标准不能降。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任何时候教学标准都不能缩水、教学质量都不能降低。当前虽然师生正陆续返校,仍将有大量师生相约云端、隔空交流,网络教学是当前的应急之举,也是今后的常规之策。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是人类教育史上开展互联网教学的一次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试验,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高到了空前高度。我们要立足长远,顺应“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发展趋势,深入探索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的变革,坚定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好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平台,加强数据融合与分享,结合完全学分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观念、技术、方法变革,让教育搭上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快车。
扬起帆,科研步伐不能慢。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校在陕西高校率先启动防治紧急科研专项引导基金,资助校内和附属医院科研人员针对疫情防控需求集中开展科研攻关。疫情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国家急需,什么是民生所系,我们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在关键领域、核心瓶颈问题寻求突破,用原创成果筑起创新高地。我们要加快医学院建设,借助生物基础理论、基因测序技术、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聚焦“精准医学”研究,开启具有“未来医学”视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范式,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铆足劲,求学问道不能懈。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这次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为我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他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西大青年学子要以优秀的同辈群体为榜样,感受奉献、坚韧、英勇、团结、理性、爱国等闪耀着光辉的情怀、品质和精神,并为之感动、感恩、感谢。要更加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做有崇高品质、时代责任的响当当西大人,成为别人眼中的榜样。
绷紧弦,疫情防控不能松。没有比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事情,安全复学才是真效能、健康提速才是真速度。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还没取得最终胜利,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做到慎终如始、严密防范,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保持打一场疫情防控持久战的战略定力。要将“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治理模式充分运用到疫情防控和复学复工当中,在“统筹”上下功夫、在“精准”上做文章,实行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全员化管理,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生命里每一个不曾拼搏的日子,都是对以往走过岁月的辜负。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惟有争分夺秒去把握、朝乾夕惕去奋斗、埋头苦干去成就,才能不负时代、不付青春、不付自己。我们要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学复工中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