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我们共同成长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非典型性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是全人类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击的过程中,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白衣逆行者,上千名昼夜奋战在“火神山”“雷神山”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加班加点执勤守护的民警……在抗疫防疫战争中,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作为社会建设发展的新生力量,我校学生也在与全社会同心抗疫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收获了一个不同的“自己”。
居家篇:“阴霾”下的阳光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的上半年,全国的大学生都因为疫情而无法返校。在紧张的求学期间,突然出现的漫长的“居家时光”里,大家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不聚集、居家隔离的政策,许多同学在家“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文学院的徐同学,不仅跟着网络视频课自学弹吉他,也学会为家人烹制一桌可口的饭菜,在劳作中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外语学院的李同学则在居家期间养成了坚持运动的习惯,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提高了他的学习效率。疫情虽无情,但这一特殊时期却给予了同学们学习新技能、养成新习惯的机会,让大家在确保有效学习之余,能够全方面的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居家隔离期间,家庭关系也是同学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与父母相处时间的增多,同学们也深感弥补了之前双方缺少沟通与交流的遗憾。城环专业研二的赵同学表示自上学以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陪父母去做一些之前没来得及一起完成的事情。信息学院的张同学则认为,整日与父母在一起相处,矛盾和问题也难免会增多,但这不仅不会影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反而会因为妥善处理增加了对彼此的理解。
2020的春季学期,我校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学校为确保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线上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个不同的教学平台进行线上学习。面对全新的网课,同学们的感受不一。经管学院的一位同学说,网课期间的作业量增加了许多,特别开心回到学校后可以恢复线下授课。文学院的王同学却觉得线上的教学质量要更高一些,因为网课能及时地记录老师的课件与板书,且提问互动便捷。在新型授课模式下,尽管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同学们都在积极调整自己以适应线上学习模式。
抗击疫情中的所见所闻也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政课,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国家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的努力,更让大家认识到作为大学生的主动担当。面对某些政客对中国的各种污名化抹黑,同学们深感愤怒。采访中很多同学表示,当前全球面对的首要问题应当是齐心应对新冠病毒的肆虐,而不是到处甩锅,挑起事端。大学生在疫情面前,更要通过理性的爱国护国之举,坚定维护国家尊严。
在疫情的“阴霾”之中,同学们依然以阳光乐观的心态,努力调整自我以适应特殊时期的居家隔离政策。居家对大学生而言,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是成长自我、收获自我的另一番磨炼与体验。
抗疫篇:“风雨”中的彩虹线
“非典袭来时,全世界都在守护‘90’后,而今天,换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这是抗疫期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青年一代守护祖国安危的自信宣言,体现了“90”后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身为西大人的“90”后们,在这场抗疫的“风雨”中发光发热,为抗疫奉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之长,为抗疫“画”出最美“彩虹”线。作为经管学院的刘同学,在抗疫期间是一名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为了准确的统计所在小区的疫情防控数据,擅长计算机的他,主动提出为被隔离的家庭建立“一户一档”资料数据库,将社区疫情防控数据数字化、精准化,有效的提高了社区的防控工作。同专业的另一名寒假企业见习生古扎力同学,在依托现有的企业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同事积极合作,建立了政府部门急需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平台,将社会防控数据及时公开化、透明化,缓解了人们对疫情的紧张和焦虑。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在这场疫情面前,“90”后的大学生们意气风发,勇战抗疫的前线,为人生“画”出最美“彩虹”线。在抗疫期间,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梁同学是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其主要工作就是为每天过往的行人测量体温和记录信息。由于在户外工作,又时值冬季的寒冷,志愿工作期间的她,手经常被冻的发麻。即使如此,她也从未抱怨过任何,更没有想过遇难而退,依然兢兢业业的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为家乡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成长过程中的“风雨”,虽突如其来,但却也为人生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并拓展了生命的厚度。
疫情虽无情,但人间却有真情在。抗疫的前线,有“90”后的西大人在,抗疫的其他地方,凡是有需要的,就有西大人在。抗疫期间,西北大学“唯声”合唱团的同学,以《平凡天使》之音,声援抗疫人员的勇敢无畏。为让奋战在一线的西大抗疫人员安心抗疫,保障抗疫人员子女的学习,西北大学团委面向全校团员青年招募线上家教志愿者,仅仅一个小时的号召,就收到百余份的报名表,这是西大学子的热情与担当。“你在前线安心抗疫,我在后方护你子女学习。”这是西大学子对抗疫人员递交的一份满意“答卷”,更是西大学子对社会递交的一份合格“宣言”。
在这场抗疫中,“90”后的西大学子们,传承着西大精神,于艰难的“风雨”之中磨炼着人生、捶打着人生,为成长之路画出了一条靓丽的“彩虹”线。
返校篇:“乌云”后的风景线
新学期伊始,好不容易返回校园的同学们迎来了“封闭式管理”,日常活动局限在校园的方寸之间。对于青春热血、精力旺盛的大学生来说,这不啻于一个新的挑战。
自返校以来,西大学生的朋友圈被大批的“云朵天空照”霸屏。文学院的成同学说:“虽然因为封校没有外出机会游玩,但是我却意外发现了二号教学楼的天台是个看夕阳的好地方,学习疲倦之余便经常去那里看夕阳来放松一下。”成同学感慨,之前忙碌的生活让自己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而封闭管理之下,慢节奏的生活节拍让他能够有时间去发现欣赏校园的美。19级信科院的宋同学说 :“封校后,我的生活变得更自律了,读书和夜跑都变成了消磨时间和放松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因为封校管理突然“多出来”的时间,很多同学都在试着更加合理地规划安排运动和学习,缓解自身的焦虑情绪。
封闭式管理也间接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调节能力。18级经济管理学院的一位同学表示:“突如其来的返校和封校管理让我的情绪很不稳定,在这期间我只能自我调节,这就间接提高了我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封闭管理下的间接性不良情绪的影响,而与人倾诉则是缓解情绪压力的有效途径。封校之下,与舍友、同学散步谈心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针对封校管理中可能会产生的负面情绪,学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尽力为同学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汉文专业大四的李同学正在全力备战考研,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学校封校期间的保障措施做得很不错,图书馆和教室都正常开放,清洁防疫工作也井井有条,在学习和健康上为我们考研党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线上图书馆的预约、教室与自习室的开放,日常生活以及快递近距离送取等保障性措施,都极大程度地稳定了同学们的情绪。语言学研究生王华同学非常支持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校园管理理念。他觉得,自己的日常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学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资源传递及学校域知网登陆查找等功能,反而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你们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学校。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你们更应牢记使命,时刻不忘自己是有崇高品质、时代责任的西大人。”在致西北大学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中,郭立宏校长提到,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封闭式管理是后疫情时期特殊的高校管理方式。不便之处总会有,但是郭校长也承诺,学校将全方位的保障学生封闭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疫情是一场空前的劫难,却也是一场艰难的磨砺,让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畏风雨,砥砺前行。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居家隔离、积极抗疫还是封校管理,都是人生之路上倍感珍贵的经验和挑战。疫情终将过去,我们都将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