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墨光影里与传统重逢
——走近2020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亚洲大洋洲区优胜奖获奖团队
2020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亚洲大洋洲区优胜奖作品《水墨光影》
在水墨光影里与传统重逢
——走近2020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亚洲大洋洲区优胜奖获奖团队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座传统院落内,充满氦与空气的气球漂浮空中,通过条带连接的塑料帘幕轻轻垂下。当人们走进院落、触摸帘幕时,帘幕产生水墨般的光影涟漪,仿佛是在光影中作画……这是我校建筑学院学生郭铭杰、牟子雍、刘丛、杨靖文参加2020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作品《水墨光影》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A nice project!”评委们“被洋溢在这个项目中的诗情画意所感动”。他们认为:“作品设计中,一系列气球垂下的光幕将人们带到了一个典雅的水墨世界……”《水墨光影》也因此获得本届大赛亚洲大洋洲区优胜奖。
建筑中的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由国际建筑师协会、欧洲建筑教育协会和威卢克斯集团联合举办。大赛以“明日之光”为固定主题,旨在通过开放和实验的方法来挑战建筑环境中日光的未来。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60个国家、250所大学的579件作品参赛,最终10件作品获得区域优胜奖,1件作品获得大赛提名奖。
对于团队成员来讲,契合大赛“日光”主题设计出符合地域特色的参赛作品成为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经过讨论,团队成员将目光聚焦到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附近。
“一方面,大二时我们在那儿做过课程设计,对场地、文脉等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三学街正在拆迁,很多古老的建筑将不复存在。”团队成员郭铭杰介绍,选择三学街附近是因为那里是西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片区,能够传递东方文化的特征。“我们希望用光唤醒这片街区,重现那个包容着天地万物思考的水墨世界。”
他们尝试对三学街附近的老巷子进行一些有机的改造,如利用光影做一些小的更新。但由于尺度大小及呈现方式等原因,最终还是决定把设计的场地选在碑林博物馆内。
团队成员表示,参赛过程中最难的是“心意呈现”,即“如何将想法呈现出来”。比如,光影如何与场地结合、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中间用什么介质连接?下面的光幕如何层叠?等等。
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参考,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吴瑞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困难——无法经常去现场实地调研,无法面对面沟通、解决问题,无法返校进行模型探索,等等。“正因如此,才觉得这个比赛更有意义。”正如团队成员牟子雍所说的那样,将建筑学的概念通过思考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设计作品,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评委对《水墨光影》唯一产生不同意见的是材质部分,他们认为应该使用更环保的纸张。对于这一点,团队成员显然有自己的思考。选择使用回收塑料制作光幕,不仅因为回收塑料利于保存,更重要的是,倡导人们关注被遗弃的塑料。就像设计介绍里说的,运用一种被城市遗弃的事物来挽救一种慢慢被城市遗忘的精神。
在团队成员看来,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即尊重这个地方的历史,尊重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旧如新,形式或许没那么重要,建筑师要做的,不仅是创造,还有传承。”郭铭杰说。
有意思的是,1990年,同样是在三学街,我校建筑学子以附近老住宅区为选题对象的参赛作品获得了第14届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持续关注西部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问题,在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进行新的形式探索,提出新的建筑发展思路,使之更富有新时代人文情怀。”西安建大的师生们一直在努力。
明年6月,师生团队将赴葡萄牙里斯本参加国际建筑界盛会——世界建筑节,同其他赛区的优胜团队共同角逐全球总冠军。这些年轻的建筑师们,要继续在世界的舞台上,讲述他们的东方故事。
(文/邢博颖)
载《西安建大报》2020年10月0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