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院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团队六获“全国优秀”纪实


编者按 :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表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就有这么一支志愿者团队,成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典范担当。
“做志愿活动最重要的是心态与奉献,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服务社会,帮助有需要的群体。人生的价值在于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让自己成为千万个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一份子。”2017级应用化学班韩利强同学在采访中说。
2018级经济学班陈红茹同学谈到:“不久前,我带领团队举办健康达人知识竞赛的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空间动态、微博去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让更多人了解结核病。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韩利强和陈红茹均是我院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团队中的普通成员。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百千万志愿者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行动”的荣誉表彰结果。我院志愿者团队作为山东省推荐的省级优秀志愿者团队之一,最终在国家评选中获得优秀团队的荣誉称号,这也是我院第六次获此殊荣。
成立队伍,扛起 “志愿服务”大旗2013年3月,根据“山东省深化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项目会议精神,以及“志愿服务、心火相传、奉献社会”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系列活动主旨,我院进行了项目启动,并完成了项目志愿者选拔招募、教育培训工作。在选拔志愿者时,注意选取了有一定公益活动经验、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团干部和学生会骨干,保证了本项目志愿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保证项目顺利、有序实施,制订了周密的项目实施方案。在这样一个契机下,一支既立足校园又面向社会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应运而生了。
“除了培训,还要进行同伴教育,前段时间进行的‘健康达人知识竞赛’,也是希望同学们成为自己的‘健康监护人’,让校园生活远离疾病,日益健康。”团队指导老师郭丽微笑着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校是特殊的人员密集场所,学生具有基数大、多群居等特点,是传染病易感染人群。这样情况下,校园成立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志愿者团队也具有必然性。
活动有方案,宣传有方向。志愿者团队在校内外长期化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扩大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工作。着眼校园传染病防控,实行与卫生机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特别是对负责校园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相关部门、志愿者等人员的培训。各责任部门协调合作、联防联控,推进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工作。注重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学习和志愿者团队素质两手抓,注重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活动,践行 “奉献社会”初心团队成员李宁同学参加了多次大型活动,在团队活动感悟中他写道:“最重要的是奉献,还要有大局观和团队精神,善于聆听,善于沟通,有协作意识。志愿者要有责任心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以好的心态去帮助别人。”志愿者团队牢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八字志愿者精神,开展各类防治宣传活动,在不断的奉献中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注重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活动相结合。校内通过主题班会、板报、知识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结核病防治知识学习和宣传热情,通过抖音、QQ、微信等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媒体开展宣传和科普创作;校外推动志愿者骨干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与结核防治工作人员就结核防治知识及防治体系、政策进行座谈交流,并深入结核病防治门诊进行直观的参观。”指导老师经验十足的介绍着。
郭丽老师还谈到,“在防治活动中,把课堂内外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介绍给普通群众,通过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增强人们的结核病防治意识,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期待今后可以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去参与志愿活动,真正发挥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作用。”
除了每年的结核病防治日,在每个开学季、假期社会实践、社团纳新、艾滋病日等节点,校园里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点点爱心接力,凝聚了奉献社会践行初心的强大源动力。
完善组织,守护 “心火相传”使命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千千万万个志愿者的力量是巨大的。寒来暑往,在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同时,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学院领导也对志愿者们寄语有三:一是不怕困难、勇于吃苦,做一名意志坚定的志愿者;二是虚心学习、大胆实践,做一名勇于开拓的志愿者;三是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做一名甘于奉献的志愿者。
“社会实践是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抓住培养锻炼才干
的机会,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通过传帮带,让这个志愿者组织常态化,延伸下去、传递下去!”回忆过往,一位志愿者代表谈到:“心存一颗热心,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世界便会增添一份温暖、一点春意,变得更加美好。”烈火淬金,万千荣誉亦是激励
自2013年参加全国“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以来,我院先后获得2013、2015、2016、2017、2018、2019年度国家优秀团队,2014年度省优秀团队。
2018年1月,化学与生物系志愿者李宁同学申请成为国家“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志愿宣传员;2018年3月,李宁荣获“全国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2019年1月,在“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中获奖的100人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优中选优,挑选出若干名优秀志愿者代表。他们的身影便出现在了2019年“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宣传海报中。李宁同学就是其中之一。
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传播活动作为学院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已逐渐规范化、成熟化,也将对其它志愿服务的开展起到推动引领作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宣传队伍,积极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传递正能量,为消除结核病危害,创建无结核校园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结核病防治形象
大使”彭丽媛表示,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人类在防治结核病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世卫组织传染病事务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表示,未来我们非常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在2030年之前消除结核,将结核病控制在低水平的一个领先国家,继续作出更多的努力,也为全球作贡献。诚然,结核防治志愿者团队,任重而道远。路遥知马力,烈火炼真金,相信这支志愿者团队将继续奋力书写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感人章节。采访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志愿者,希望大家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文中出现的诸如李宁、韩利强、陈红茹、郭丽……,他们就是这一群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