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南大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描绘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推出了一批富有前瞻性、全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使命担当。

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五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如何对接国家发展大势、衔接国家规划体系,这是高校必须回应的重要课题。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一流高校,南京大学要深刻领会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集中回答好新时代下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个重大问题,不断成为服务全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中国高校探索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服务全局,聚焦国家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一目标的统领下,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在国家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在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学校党委提出了建校 120 周年、130 周年、150 周年的奋斗目标,强调全面建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这个中长期规划总体上呼应国家战略安排、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对应学校发展实际。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健全学校“十四五”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办好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时代点赞、让社会称道的南京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全局。

应对变局,聚力学校内涵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应对变局,如何把握“变”与“不变”,根本在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关键在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新发展理念具体化、对象化,有效转变为高等教育的生产函数、发展指数。学校党委明确提出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高度贴合“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深度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当前,我们要抓住关键变量、争取最大增量,以建设苏州校区为契机带动全校“内涵式发展”,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助力我国人才强国建设,发挥基础研究优势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发展高质量。

开拓新局,聚积全校师生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样,开拓学校办学新局面、实现学校新发展,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有为善为,基础在全体南大人同心同德。我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增强“四个意识”,以理论自觉、认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以真挚情感、真抓实干做到“两个维护”。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连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更好组织动员师生、教育引导师生、联系服务师生,充分激发蕴藏在师生员工中的巨大伟力,凝聚起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第一个南大”的磅礴力量。

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住魂、提增神、聚焦人、不折腾、致力成,为顺利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南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