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奋斗风帆 抵梦想彼岸

——记省级优秀学生油伦贺

他热心公益,曾赴青海、四川支教,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440余小时,荣获“青海省优秀志愿者”称号。回校后,他仍心系青海学生,积极组织思源时事社于3月进行爱心捐衣活动,给孩子们送去温暖。他有着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利用专业知识准确分析并客观定位,瞄准市场空缺,以大学生的身份创立了山东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山东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长。他善于统筹时间,不懈奋斗,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出类拔萃,并且在社会实践、各类比赛、社团活动以及学生会工作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他依靠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与锲而不舍的毅力支撑,先后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裁判等荣誉称号,被评为“2018年度百优学生”,并获得校长奖学金。他作为负责人带领“温暖行知”实践团队,被评为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并荣获“省级优秀学生”。他就是农学院2017级学生油伦贺。

携仁爱之心做好公益

他致力于公益事业,曾于2018718日至817日前往青海拉格日支教,他坦言去青海支教的日子是一段珍贵回忆。当记者问他支教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时,他回答道:“我最难忘的是孩子们用最饱满热情的精神迎接我们的场景。当我们到拉格日村的那天正在下大雨,但是孩子们都站在道路的两旁迎接我们,手里一直拿着气球,还用藏语向我们问好。孩子们特别天真活泼,我大概被送上了七八条哈达,心里非常感动。”他被孩子们懂事的行为深深打动,但也在支教中切身体会到西部教育资源教为落后的现状,想用一些实际行动帮助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在支教结束后,他作为思源时事社的社长带领社团成员们为青海拉格日村的孩子们组织了捐衣活动,共募得一千余套衣服及二百余套书籍等用品。而支教这段经历是促成他回校后组织捐衣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一次我让孩子们写一个愿望。有些低年级的学生看着我的眼睛说,老师,我希望有一件新衣服。我当时眼泪就止不住了。回来之后,我就马上找人商量怎样去办这件事,也得到了很多校领导和同学们的支持。”油伦贺这样说道。同时,他认为大学生支教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不仅能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也能帮助支教地区的孩子们得到提高。他也真诚地呼吁大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公益组织的渠道多去参加此类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怀鸿鹄之志勇于创业

在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油伦贺一直在创业的路上。他始终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研究了国家在710号发布的第194号公告,发现其中有一种禁止生产的药物添加剂新空缺了接近千亿级的市场,他便产生用中草药的饲料添加剂去填补这个空缺的想法。他果断抓住这个机遇,创立了山东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法定代表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难免遇到困难,创业之路更是如此。“我创业最难的时候可以用三个数字来形容,叫321。三天吃两顿饭,睡一个小时,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因为要赶计划书和处理公司运营的各种事情,我那一个月基本都是在实验室打地铺睡的。但我肯吃苦,一切都熬过来了。”他不惧挫折,迎难而上。他曾荣获鲁东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一等奖、第五届鲁东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一等奖,荣获“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创业组”银奖、“创意组”银奖。

对于大学生怎样创业的问题,他也分享了自己的几点心得,一是要分析市场容量并做好市场预测,分析清楚你要做的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及与市面上其他产品的竞争情况。二是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头脑一热就盲目的随大流,一定要慎重考虑。三是可以适当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举例说我是学农业的,民以食为天,天下大利必归农。所以我明白做无抗的饲料添加剂会有光明的前景。

惜分秒之时用心学习

“努力不一定能够得到回报,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会颗粒无收。”在公益与创业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油伦贺,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连续三年学习成绩专业第一,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他曾发表SCI论文一篇,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中国新兴战略产业》发表论文一篇。不仅如此,他还以第一作者份提交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将时间合理分配,在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同时也积极拓展课外知识,将理论巧妙应用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应该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探索未知劲头足,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油伦贺自强不息的拼搏与坚定不移的信念帮助他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相信有更多的学生在他的带动下,为自己的梦想的实现坚韧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