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计划”助力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







  转发团省委、团市委等“青鸟计划”直播双选会、岗位推介和公益讲座等各类实习、就业信息86次,涵盖招聘企业共计3750家,职位50889个。注册使用者达3004人次,610人次通过平台投递简历申请实习、就业岗位。在这个“最难就业季”,学校团组织的这份成绩单令人振奋。
  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情牵千家万户。今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但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度加大。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出现“用工荒”。为了有效对接人才市场供需双方、精准服务青年学子,共青团山东省委从稳定就业、招才引智的大局出发,深入实施“青鸟计划”,借助“云”招聘、“云”游企业等形式,实现了“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有关“稳就业、保民生”大局工作,全面推进落实团省委关于“青鸟计划”工作的新要求,从2019年12月份开始,学校团委联合招生就业处,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实施“青鸟计划”,引导全校青年学生通过“青鸟计划”微信小程序找实习实践岗位、找就业岗位。
  2020年1月,团市委在我校正式挂牌成立“青鸟驿站”,组建“青鸟学子”微信群,依托“青鸟计划”助力青年学生实习和就业。面对“最难毕业季”,学校团委联合招生就业处,面向尚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发起“青鸟计划”集中攻坚行动。


全校总动员 形成攻坚合力


  6月9日,学校团委联合招生就业处,组织召开了全校“青鸟计划”集中攻坚推进会,传达学习全省“青鸟计划”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介绍学校就业基本情况,对下一步“青鸟计划”集中攻坚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校共青团行动起来,积极发挥作用,全力配合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为推进“青鸟计划”落地生根,学校团委主动争取各二级学院领导大力支持,规划调度全校资源,统筹推动就业举措,集专任教师、党政干部、学工办、辅导员(特别是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团干部)之力,编织信息之网、渠道之网和智力之网,形成二级学院层面的工作合力。
  进入毕业季以来,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已经有10多名教职工提供企业招聘信息。该院的解福祥博士,通过在潍柴的同学,了解到潍柴扩容扩产的信息后,马上传递给该院相关负责同志,学工办、团总支第一时间联系对接,促成线上招聘,已签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科学生15人。


坚持问题导向 挂图“作战”


  学校团委充分发动团总支、辅导员(特别是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团干部),还有已考研、已就业、已创业、已考公学生的力量,分角色、分目标、分任务,与未就业毕业生建立“一对一”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一对多”、“多对一”等服务机制。各团总支有针对性地做好需求登记、岗位对接、就业指导,形成“青鸟计划”集中攻坚工作台账,每周上报学校团委工作推进情况。
  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与毕业班辅导员肩并肩服务,对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精准摸底,弄清楚哪些同学没有就业,具体到每个同学有什么迷茫,有什么诉求,有什么打算,各学院团总支全面细致摸清底数,在办公室挂图“作战”。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刘媛媛老师,与毕业生何同学多次交流谈心,针对其就业方向选择迷茫、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内向、求职信心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帮扶工作,了解学生有意向的就业领域,积极挖掘学生求职优势,推荐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同时加强对学生求职技巧培训,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最终何同学被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录用。


持续发力 提升平台活力


  学校团委积极用好“青鸟计划”平台资源,使用管理后台梳理推荐岗位给学生,同步推进团中央“千校万岗”建档立卡贫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既可以通过平台筛选岗位,也可以线下直接联系市县要岗位,做好人岗匹配工作。
  学校团委密切关注青年学生的平台使用情况。明确潍坊学院“青鸟驿站”站长和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后台管理;与招生就业处沟通在学校就业信息网开设“青鸟计划”小程序扫码入口;组建“青鸟学子微信群”,不间断转发推荐“青鸟计划”线上招聘信息,努力发掘和培育校内“青鸟计划”就业典型,使用团属媒体进行宣传,提升广大毕业生对平台的认同感,提升平台的使用活跃度,打造潍坊学院“青鸟计划”工作品牌。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简历信息缺漏、学生乱投乱填的情况,加强平台管理,明确学院审核要求,提升平台使用规范性。
  深入推进“集中攻坚”行动以来,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充分找准在服务学生就业中的位置和作用,推动形成校院联动、齐抓共管的服务格局,精准设计服务路径,形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服务举措,为越来越多的潍院毕业生送上了“贴心服务”。
  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团总支在做细做精上下功夫。从每个毕业班级中选出项目负责人将“青鸟计划”平台筛选出的就业信息及时传达到班级群中;学生会干部带头负责,对各个班级中的毕业生进行划分,发挥小团体快捷简练的优势,并每周对工作进程进行总结,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帮扶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团总支主动破解“就业难”这个“大问题”,拆解梳理出困扰毕业生本人的“小苦恼”,围绕“就业方向迷茫”“职业技能不足”“工作地点纠结”和“就业与创业矛盾”等专题,充分利用“青鸟计划”平台,及时梳理符合学生专业的就业岗位,分析岗位,并在学院微信公众号推荐岗位,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岗位信息,同时与未就业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及时帮助毕业生解决眼前的难题,持续跟进未就业毕业生结对帮扶,持续打通阻碍就业壁垒。截至目前,建筑工程学院未就业毕业生已清零,实现就业率百分之百。
  盛夏将至,“青鸟”腾飞。自学校团委推介“青鸟计划”线上平台以来,“青鸟计划”作为联系齐鲁学子的纽带、服务招才引智的窗口、汇集智力资源的平台,在关键时刻为我校提供了强有力的促就业、稳就业平台。在这个夏天找工作,共青团携手“青鸟计划”微信小程序一直在毕业生身边。(张丹琳 李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