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西海岸 奋进工美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产教融合青岛基地揭牌暨迎新工作侧记
西风吹落木,黄叶上苍穹。刚迎来寒露时节的青岛,空气中都裹挟着一种清冷的秋意。在这个本是衣衫透着凉气儿,路上行人索索瑟瑟的时节,身处国家产教融合青岛基地的一众师生,心儿却火热着、澎湃着。
我们,作为见证者,将会见证着在青岛这座时尚的城市中,生长出一颗艺术设计的种子,它青涩但却生机勃勃,在海水滋养、海浪拍打中抽枝发芽,在闪着霓虹璀璨的混凝土森林中摇曳出自己的姿态。
我们能看到,在不久的未来,它拥抱自然和城市,将二者紧紧融为一体;它立足于广阔,拥有不一样的视野和方向,将带来无限希望;它将慢慢雕琢出自己的模样,遮不住的光芒,努力在时代的潮头闪耀……魅力西海岸: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的前天,我们抵达了青岛市海创小镇(过渡期校区)。夜色沉沉,只能随意地在新校区里溜达一圈,随后参与了揭牌仪式彩排。最后抖索掉一身的冷意,在舒适的两人间宿舍,安稳地进入梦乡。入睡前,隐隐觉得,新校区占地面积似乎有些小。
第二天早晨阳光正好,天上的云儿鱼鳞般。呼吸着清凉新鲜的空气,海创小镇的全貌在我们眼中徐徐展开。原本三室一厅、上床下桌、配有空调、地暖和热水器的高配版宿舍已经很让人向往了,一大早看到其他区域,令人不得不羡慕起来: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地开阔明亮设备齐全;一日三餐,学生餐厅里提供各式各样精美菜品;操场中有各种活动区域,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甚至还配有休息室和更衣室;生活服务中心配有超市、开水房和洗衣间,为同学们提供周到全面的后勤保障……不得不说,新校区算是应了那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午10点,服装学院同学们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时装与妆扮展演,拉开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产教融合青岛基地揭牌仪式的序幕。11点,青岛基地网站正式启动,规划设计方案(一期)和正式发布。观看完宣传片,厅内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坐在后排的媒体记者忍不住询问宣传片的制作者是谁,在得知是工艺美院师生倾心制作后,连连叹道“很专业”、“有水平”、“很排面”,对于此次揭牌仪式的欣赏和赞叹溢于言表。作为一名工美学子,心中涌现的满满都是骄傲和自豪,在这次活动里,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工艺美院将“天工开物,匠心独运”这一校训体现在每个细节中,都能感受到工艺美院独有的文化气质和底蕴。我相信,这样的工艺美院,一定会给青岛这片美丽的土地带来新的魔力和魅力!
奋进工美人:新生入学我一直觉得,迎新工作是学校风貌的重要指标。在跟随报道的时间里,我清晰地感受到学校的育人宗旨和理念,在努力通过迎新工作融进学生们的心里。因为青岛的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变化,在这个特殊时期,迎新师生充分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广大师生的热情、智慧、勤劳、奉献凝聚在迎新的每一个环节,展示出了我校师生昂扬向上、团结友善、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因疫情防控要求,原本计划的家长参观校园的环节取消了,家长们只能在围栏外殷殷关切着学生报道情况,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独立、有序地进行报到,家长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不舍、担忧各种复杂的情绪。校领导也过来慰问,并逐一耐心地解答家长们的问题,家长紧绷着的面部表情,慢慢地放松下来。我想,开学的这一次分离,对孩子是一种成长,对父母亦是如此。
随后我又去往学生公寓区,趁着休息的时间来到新生和志愿者面前,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学校整体环境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尤其是这个寝室,感觉不太像寝室了,像回到了家里一样,还有客厅和独卫。”王玉晨同学腼腆地笑了笑,“我很满意了。”一直爽朗地笑着的刘一璇同学,在提到将要与爸爸妈妈分别的时候,垂下了嘴角:“其实我倒不是很难过,只不过有点儿舍不得,爸爸妈妈刚刚用手背抹眼泪的时候,我也有些想哭。”她顿了一会,坚定地说:“我很快就能适应的。我也希望爸爸妈妈能放心。”
“志愿工作不累的,学弟学妹们很有礼貌,为他们服务,我挺开心的。”19级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郭昊天同学抹了抹汗,又半开玩笑半羡慕地说:“他们新生的住宿环境真的很好了,我都想来这边上学了,哈哈哈。”
看着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志愿者们,看着从手足无措到认真收拾整理的新生们,仿佛感受到一阵积极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有些青涩有些迷茫,但又充满力量。这,才是我们工美学子的样子!(本报学生记者 杨雅慧)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