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行】守护校园的“螺丝钉”

简短说明
【雷锋行】守护校园的“螺丝钉” 雷锋说: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在安科,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并不知道 “雷锋月” , 他们只知道雷锋; 他们并不知道确切的 “雷锋精神” , 他们只知道要像雷锋一样做人。三月雷锋月已过,四月我们踏着春风在安科校园内继续寻找“雷锋” 。我们的目光停留在学校的后勤人员身上久久不能离去, 他们是楼下的宿管, 或是楼道的保洁,是门口的安保, 亦或是食堂的员工。像对自家小孩一样64 岁的张世兰, 是西园女生宿舍的一名学生宿舍管理员。 “平时也就是把捡到的学生的饭卡、 身份证什么的插放在显眼的地方, 好让学生来领, 这都是份内的事, 算不上做好事。”


雷锋说: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 在安科,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并不知道 “雷锋月” , 他们只知道雷锋; 他们并不知道确切的 “雷锋精神” , 他们只知道要像雷锋一样做人。三月雷锋月已过,四月我们踏着春风在安科校园内继续寻找“雷锋” 。我们的目光停留在学校的后勤人员身上久久不能离去, 他们是楼下的宿管, 或是楼道的保洁,是门口的安保, 亦或是食堂的员工。

像对自家小孩一样

64 岁的张世兰, 是西园女生宿舍的一名学生宿舍管理员。 “平时也就是把捡到的学生的饭卡、 身份证什么的插放在显眼的地方, 好让学生来领, 这都是份内的事, 算不上做好事。” 面对学生记者的询问, 老人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像平常看门, 说是到点门禁, 凌晨两三点起来开门都有过哩! ” 11 点门禁, 但她从未 11 点就睡下过。

“跟你们这群学生在一起心情好,就像自家小孩一样。” 张世兰说, 大部分学生素质都很好, 她偶尔还和学生们开开玩笑。 “都是离开父母一个人在外, 难免有些娇惯,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张世兰将心比心地说, 自己家小孩在外面她也希望有人能对她好一点。

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

58 岁的张世叶和 56 岁的老伴儿李金成在学校干保洁已长达 12 年了, 用张世叶的话来说, 也算是个 “老员工” 了。披着一块黑色垃圾袋, 戴着一副黄色胶手套, 拿着一支笤帚, 时不时弯腰扫一下地面。她一再说, 雷锋是她那个时代的榜样, 到现在依旧是。她经常帮学生在厕所里捡捞手机、 饭卡, 尤其是几千块钱一部的手机已经数不清捡了多少个, 但她从未留下任何一部, 全都放在招领处希望学生早日认领。

张世叶还喜欢看书, 在午休时, 坐在不足10 平米的休息室里, 她并不睡觉, 而是翻看各种书籍。她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和学生一起学习呗! ” 临近采访结束, 她还殷切地叮嘱笔者一定不要浪费大学时光, 要好好学习文化, 锻炼自己。

认认真真做事 踏踏实实做人

三食堂二楼食堂经理吕仲群在安科食堂工作了近 16 年, 对安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谈及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时, 他说, “除了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我们更要学习并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身为食堂经理, 他每天要负责食堂原材料的采购、 验收、 质量把握、 后台操作等琐碎的工作, 但他凡事亲力亲为, 并在工作中常常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四个最严”—— —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 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指导思想, 严格要求自身, 严格要求员工, 并以身作则。 “我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认认真真做事, 踏踏实实做人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信条。” 吕仲群如是说到。立足本职、 忠于职守、 兢兢业业、 精益求精, 这是每个安科后勤人员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

保障你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学校东西区门口是每天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安保、 疏通工作需要 24 小时到位。 “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轮流值班,每隔一个小时要在学校巡逻一圈。” 正在学校西门值班的安保人员袁法刚对笔者说到。他们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 笔者在十几分钟的采访中就得到了深刻的体会: 桌子上简易的快餐盒, “速战速决” 的吃饭速度, 一个人吃完立马换下一个人。 在被问及是否觉得工作辛苦时, 袁法刚则笑着说道, “不觉得辛苦, 你们这些孩子在外求学, 保障你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他们平凡质朴, 却如一滴水珠,滋润安科人的生活; 如一寸阳光, 温暖安科人的心房;如一粒粟米, 充实安科的春秋冬夏; 更如雷锋所说, 是一颗 “螺丝钉” ,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传播着正能量。 他们守护着学生, 守护着校园, 也在平静的岗位上默默守护心中的 “雷锋精神” 。(新媒体中心 蔡甜甜 王茹 张蕊 朱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