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诀窍",精心打造路桥质检"医生"

简短说明
立足三"诀窍",精心打造路桥质检"医生"--安徽交院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我们要向藕长洪学长学习,做眼里揉不得一粒沙的桥梁质检'医生'。"土木工程检测专业的师生每每谈到自己的专业时,无不自豪地这样说。藕长洪是学院2005届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毕业生,现任中铁大桥局七公司试验公司经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之所以能够培养出这样优秀的毕业生,当然离不开学院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视。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作为学院一个老牌专业,经过数十年的沉淀积累,已经形成了专业师资队伍强大,教学管理高效,教科研成果丰硕的可喜发展局面。叶生副教授是土木工程检测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






"我们要向藕长洪学长学习,做眼里揉不得一粒沙的桥梁质检'医生'。"土木工程检测专业的师生每每谈到自己的专业时,无不自豪地这样说。藕长洪是学院2005届土木工程检测专业毕业生,现任中铁大桥局七公司试验公司经理,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之所以能够培养出这样优秀的毕业生,当然离不开学院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视。土木工程检测专业作为学院一个老牌专业,经过数十年的沉淀积累,已经形成了专业师资队伍强大,教学管理高效,教科研成果丰硕的可喜发展局面。
叶生副教授是土木工程检测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是这个专业现在的"领头羊",带领着十几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用他们专业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进行教书育人实践探索。"厚基础""重实训""通行业"是他们取得成功的"诀窍",也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
厚基础:咬定"精品"不放松
2018年安徽省高校有9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叶生主持的《桥涵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课程成功入选。课程设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好评。
说起精品课程建设,叶生由衷地感谢学院和系里的大力支持。他说,这们课程的改革设计从2016年底开始准备,一直持续到2018 年,前后近两年时间。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进校级配套政策出台与完善,为课程建设提供政策、组织、制度、经费等方面的有力保障。"课程建设是抓好教育教学的基础,我们系在仪器设备、课程平台和师资队伍等方面都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支持,确保课程建设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土木工程系主任王常才表示。
早在2008年,土木工程检测专业就被选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当时就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桥涵检测是其中之一。这次叶生团队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将课程内容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试验工程师所需技能完美对接,编写与现行规范和规程相适应的规划教材。团队成员、系副主任肖玉德说,"将工程检测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时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对土木工程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叶生团队的带动下,土木工程系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争创一流的良好教学氛围。"叶生老师作为'双带头人',既做好党员示范作用,也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他言传身教介绍课程建设经验,其他教师积极学习,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全系形成了多个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邹建华介绍说。2019年,土木工程系正在以典型带队伍,全力以赴做好教学诊改工作,将课程建设作为夯实根基的切入点,不断强化专业带头人及课程负责人的作用,打造更多精品课程,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培养更多高技能专业人才。
重实训:瞄准"熟练"不满足
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土木工程检测教研室依托土木工程实训中心开展桥梁检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养护与管理技术等实验实训,培养具体熟练操作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参加技能大赛。16检测1班的苏抗就是受益者之一。
2018年11月,在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检测技能大赛上,苏抗和其他8名同学脱颖而出,荣获团体一等奖、单项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3个,实现了每位选手参加的每个项目都获奖的既定目标。赛前准备过程中,选手们经常到实训室操作练习、学习研讨,在实训中慢慢成长起来,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技能,还能指导帮助学弟、学妹。叶生被他在学习中展现出的热情所吸引,时不时给他"开小灶",引导他完成竞赛的每一步。"叶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可以像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被他的专业学识、敬业精神所打动。在实训中经常会计算各种数据,存在误差很难避免,叶老师对觉察到的误差,严格要求同学们反复测量计算,直到将误差缩小到最小。"苏抗说。通过实训提高了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这些是土木学子在交院学习的最大收获,也是后续专业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
学生们除了在校内实训,也会定期被安排到项目实习。2018年下半年,45位检测班同学先后前往合安、合芜高速改扩建工程及庐江汤池旅游大道工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实习。对于这样的安排,同学们非常满意,纷纷表示获益匪浅。他们在桥梁浇筑现场,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桥梁构造及相关概念,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不光学生参加实训,土木工程系为锻炼骨干教师,也会安排教师到项目实践锻炼。利用寒暑假,叶生和其他教师一同到省内公路或桥梁建设项目学习交流,了解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精细化,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行业:突出"认同"不含糊
"学校教的技能,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技能,学校里没教。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精髓,有效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在谈到要加强校企合作时,院长张国栋反复这样强调。
2017年,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土木工程系围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积极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先后组建了"中铁四局班"、"力聚班"、"七星"冠名班等"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根据岗位人才需求情况,企业主动参与招生宣传,商定组班模式,明确选定的学生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校企双方共同保证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最终达到学生企业"双认同"的目标。这种合作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切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生产周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从"一无所知"到"优势突出",学生成长轨迹就是土木工程检测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行业需求人才的有力见证。在安徽七星工程测试有限公司冠名的"七星班"学习的郑宏伟同学,在叶生的指导下,他从一个技术上的"门外汉"成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大拿",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毕业仅一年多的时间,在七星检测公司已成长为项目部负责人,在合肥北环绕城高速桥梁定期检查和交安设施检测、S303泗县高速路口入口段道路竣工验收检测、宁国管理处的桥梁经常性检查等项目中堪当大任,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叶生老师是一名'工匠',他总是精雕细琢,耐心打磨每一名学生。跟着他,学生成长快,我们年轻老师成长也快!"孙鹏轩老师这样评价他。
在用人单位的眼里,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专业的毕业生都是"香饽饽",不仅广受中铁大桥局、中铁四局、中铁十局、建工集团等大型国企的认可,更在安徽省路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安徽省路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行业企业的备受青睐。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检测教研室在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暨教师信息化大赛中荣获院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典范奖,并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奖项等荣誉。
在谈到怎样把学生培养的广受企业欢迎时,叶生笑着说:"自己的孩子不能总是自个儿夸他好,别人的肯定才是最好地体现!"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的却是"匠心育人"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