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用设计“致青春”作品精彩纷呈


青春是什么?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用毕业设计作品留下自己的青春足迹。5月27日,湖北工业大学首届设计艺术节开幕,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三个学院设计类本科毕业生,用一幅幅作品致青春。实验“蒸汽波”,学校地标和西方女神奇妙组合听到“蒸汽波”,你可能会猜这是一种新的烹饪方式吗?不,蒸汽波不能吃,它其实是一种艺术运动和音乐流派,而且在当下艺术生中很流行。艺术设计学院2015级视觉传达中美1班王罗琦《湖北工业大学档案馆》就是这样一组作品。

在2010年初期,电子舞曲兴起,关于蒸汽波的音乐创制和艺术作品开始崭露头角。蒸汽波选用的视觉元素主要有古典艺术形象,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产物,windows95经典窗口样式,又或者是代表着某个时代记忆的各种事物。作为一种网络文化,蒸汽波艺术也有全民参与的特点。制作蒸汽波作品无需画技,把喜欢的元素拼贴在一起即可,而且谁也说不准哪个元素会火。

古典雕塑,是蒸汽波中最常见的一种元素,代表蒸汽波当中的“美学”。王罗琦说,这里的美学不再是传统美学,而是修改,夸张,甚至是“戏弄”的对象,颇有嬉皮精神。作品中,就将西方女神宙斯的雕塑,与学校的地标建筑相结合,营造了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青春,有幸福也有痛参展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各有特点,有字体设计、卡通形象设计、自制书籍,各种明信片等,展览的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平面、立体、视频,及各种装置、行为艺术等。

在展览现场,一套字体设计引人注目,根据“痛”原本的字体,设计出44种不同的字体。该组作品的设计者之一余晓倩介绍,灵感来自于做毕业设计之初遇到的各种困难,也联想到大学期间各种麻烦事。人的很多种不同的痛感,比如侧痛、热痛、隐痛......,把这些痛感形象化、物化,把与之相关的元素加进去,比如“十字”就是医疗上的“痛”,像漏斗一样三角形,证明时间流失也是一种痛。除了一组字体设计,展示现场,他们还用视频装置、字体卡片、印章,和一本手抄自制书,辅助展示,来整体呈现设计作品和自己的设计理念。余晓倩说,“青春,幸福也有、痛也有,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我们就是用这样一组作品来关注生活中的感受。”

这一届艺术生情感细腻,也保持着一种童真。由毕业生李强、邓圣铭设计的《球鞋X家》就是这样一组作品。李强说,生活中,他很喜欢滑板、球鞋等物品,所以把设计创意应用到这些物品上,通过喷绘、印刷、手绘等不同的形式,把自己喜欢的图案“印”到喜欢的物品上。他们的展览现场,还有一台小型扭蛋机,是为了与参观者互动,增加趣味。扭一扭,打开来,还会赠送一个小礼物,创造一点小惊喜。设计,让生活环境更适宜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学、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生们用一组组的设计作品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空间的审美追求。学院孙皓老师指导毕业生钟迪的作品《赤壁风情》(如图9所示)就是这样一件作品。

赤壁位于咸宁市,是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温泉、汤茶、渔乡、三国文化也是当地的特色。在他们的设计中,文化养心区、农耕康养区,温泉康养区,中药康养区,多模式组合,各有特色,让人一见顿生回归自然之感。

整个设计项目主要以温泉为主,以“健康+娱乐”为主题,以温泉、滨水休闲、森林spa、温泉别墅为主要功能,打造温泉疗养的时尚活力生活,实现诗意栖居。设计以流动的水流为符号原型,把“S”型流线应用到整个主题区的设计中,搭配环形的木制平台,展现一种循环无限、变化不断、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

钟迪说:“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面临教育、就业、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如何解决这种由紧张生活节奏和社会生活压力带来的亚健康状态,是这次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创作大胆创新创意无限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关洪介绍,2019年应届毕业生,大多是1996、1997年出生,他们年轻充满活力,特立独行,对艺术有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是在网络、智能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受西方美术教育影响较多,这些体现在他们的设计思维中,使得他们的作品有别出心裁的创意,大胆的创新,注重表达个人的感受,和对艺术的理解。

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湖北省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会长方卫评价,大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一些新颖的创意,特别有创意,一些新颖的想法,我们都想不到,应该像他们学习。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汪涛也感慨道,现在大学生有活力,有激情,他们的设计展现着年轻一代的青春锐气和专业才华。艺术教育过程中师生相互学习、相互碰撞,这样状态很不错。(文/记者陈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