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美纺大带回家
寒假社会实践一等奖获奖团队访谈
会计学院团队:感恩高中母校,宣讲最美纺大
为丰富寒假生活,弘扬广大在校生爱校精神,同时也为我校招生就业工作做好宣传,会计学院优秀学子陈硕、杜亚静、甘岱鳞、汪鼎洋、周芷涵利用寒假时间走进高中母校,积极宣传推广纺大,吸引广大优秀学子报考纺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于母校开花 在纺大沉淀
母校浇灌了他们梦想的花朵,纺大给予了他们沉淀果实的舞台,参与这次活动的汪鼎洋一行人回到母校宣讲纺大,仿佛是将成长之路又重走了一遍,不同的是此番行程他们不仅带着对母校的感恩亦是带着对纺大的热爱。两年大学生活的经验积累,让他们愈发成熟,也愈发对得起当初在高中努力奋斗的自己,此次活动给了他们机会回到母校,给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给那些脸庞陌生但却有着熟悉感情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讲述纺大的老师同学对自己这大学几年的帮助,讲述纺大的办学理念,讲述纺大的如画风景,讲述他们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当看见学弟学妹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的讲述,眼里满是憧憬与向往时,他们不由心生感激,感激曾经努力奋斗的自己,感激纺大带给他们的成长与蜕变。
纺大之美不可方物 宣讲内容扣人心弦
为了把最好的纺大之美带回家,团队做了不少准备,花了不少心血,宣讲过程中团队通过多形式的宣讲方式把纺大立体化地展现在母校师生眼前,真正地把最美纺大带回了家。
这次宣讲没有沿用传统的纯叙述的方式向学弟学妹们强加印象,而是通过叙述、视频,图片讲解,互动,提问等环节使大家的观念从初识武汉纺织大学,到对武汉纺织大学产生好感,最终到有意向报考武汉纺织大学,一步一步的转变过来,既丰富了讲解内容,更提高了讲解的效率,使学弟学妹们了解到自己真正想了解的东西。团队向学弟学妹们展示了小组杜亚静同学自己制作的易拉宝和陈硕同学制作的横幅以及组员甘岱麟同学精心剪辑关于我校的精美视频,纺大学子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有趣的社团活动陡然提升了大家对纺大的兴趣,之后,他们通过放映PPT,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我们的学校的大体情况并全方位展示了武汉纺织大学的美。从食堂可口的饭菜到学校优美的校园景致,从舒适的宿舍环境到趣味横生的社团活动,从教学严谨的师资团队到典藏云集的图书馆氛围,从融洽的校友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建设......团队成员们各自施展“十八般武艺”向学弟学妹们展现了纺大独一无二的景色美和人文美。
不负汗水与精力 宣讲成果双丰收
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分工合理、精诚团结,最终取得佳绩。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随机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谈到启发,汪鼎洋同学感慨道;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因为在真正执行的时候会出很多棘手的问题,如果当场解决不好,可能还会影响宣讲工作,所以,活动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尤为关键的。在宣讲方面,一定要从多维进行讲解,这样更能够使同学们愿意去听,而不是以一种排斥的心理去听,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宣讲的效率。
作为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宣传代表,会计学院团队在此次宣讲过程中给学校带来大量潜在的生源,并且在学校的口碑宣讲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此次宣讲,他们主要在咸宁的重点高中开展活动,巡讲结束后,反应良好,取得了超乎他们想象的成绩,许多他们未去宣讲的班级甚至也有同学主动找他们了解纺大。他们相信若经常举办这种活动,经年累月,武纺的品牌影响力一定会得到提升。此次把纺大送进校园,他们消除了许多人对纺大的错误认知,扩大了纺大的影响力,对于纺大的未来宣传有着潜在的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经由这些同学的努力宣讲,纺大未来可期!(学通社记者 李玲慧 范婷)
外语学院团队:用爱筑纺大未来
桃李芬芳,绿叶相伴,越春夏,过秋冬,从生机勃勃,到银装素裹,在这个冬季,一群纺大学子们把最好的纺大带回了母校——旧口中学。他们把纺大的点点滴滴介绍给学弟学妹,尽自己所能回答学弟学妹们的问题,认真对待这次实践活动,而最终,通过出色的答辩 他们的团队获得了本次活动的一等奖,他们就是袁斯淼、朱茜茜、张娟。
春风得意,荣归母校
为什么要回母校呢?当提及这个问题时,袁斯淼脱口而出道:“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而且纺大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环境优美,校风优良,在纺大的日子里我成长了很多,所以想把纺大介绍给学弟学妹。”袁斯淼在纺大的三年中获得过很多荣誉,她不仅是一名学霸,还是同学们的好榜样。热心、开朗、勤奋是同学们对她的主要印象。
此次回母校除了把纺大介绍给学弟学妹外,袁斯淼还有自己的打算,“我想要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想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的假期更加充实,而且在我读高中时我的班主任因为事故去世了,我一直没有勇气回去,这次回去也希望自己在大学里的努力取得的成绩能够让老师看到,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用心教导没有被辜负。”优秀的人总是在为自己变得更优秀而努力,也不忘用自己取得的成绩来回报老师,激励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感谢老师的栽培。冬季中最有温度的火,大概就是袁斯淼和她团队的热情与感恩之心吧。
克服困难,细心讲解
有一句话说“万事开头难”,其实过程也不简单。袁斯淼团队的经历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高中学校采用全封闭管理,且袁斯淼当年的老师或退休或调离,所以很久没有回母校的她一度无法与学校联系;在安排宣讲时间时,因高中课程较紧张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最后通过沟通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正因如此,在介绍纺大、传授经验的时候袁斯淼团队格外认真。他们将纺大的办学实力和社会评价作为侧重点细心讲解,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并搜集了一些中国大学的排名和网上反馈的关于纺大的一些评价,结合自己在大学的感受给出一个总结。针对学弟学妹非常关心的招生情况等内容,他们也耐心地进行了讲解。
反馈优良,自身获益
他们在学校宣传获得了非常良好的反馈,许多学弟学妹直接告诉袁斯淼团队,感谢他们的社会实践,宣传过后他们更坚定了去大城市读大学的想法,也有学弟学妹表示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地考取纺大。事实上,一位老师高度评价了袁斯淼他们,称他们“体现了旧口高中和武汉纺织大学共同的育人成果”。其实在回母校宣传纺大的活动中,袁斯淼他们自身也大有收获。当问到袁斯淼的收获时,她这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一是增强了自己的爱校情怀,增强了作为一名纺大学子的归属感。二是收获了与母校师生的一个良性互动,方便以后的回访交流。三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了社会阅历。”袁斯淼团队在活动结束后也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这个活动不能当一个任务去完成,而应该心怀热爱与责任感。袁斯淼向将在明年参加这个活动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在活动前一定要做好规划,面对问题时要灵活应对,回答要耐心,不能不切实际。
虽然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真正回到母校只有短短几天,但是这次活动让袁斯淼和她的团队都有了一次不一样的经历:他们站上讲台,将纺大的美讲述给学弟学妹,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向往,有了努力的动力,更有了方向。他们克服困难,为学弟学妹悉心解答。为了让这次活动更加完美他们不断改进,最终收获了学弟学妹们的认可与支持,也得到老师的赞扬。
做一行,爱一行,做一事,爱一事,她们都庆幸自己“把最美纺大带回母校”。(学通社记者 马浚泉 杨泽林 舒小雪)
经济学院团队:热血青春,筑梦纺大
春有百花盛开,夏有凉风习来,秋有圆月可赏,冬有白雪来观。寒假期间,姜可欣带领她的团队成员刘晨龙,孟翔逸一起将纺大的美丽带回了她的母校——河北祖冲之中学,他们运用独特新颖的宣讲方式让学子们了解并熟知武纺,最终,她的团队荣获最美纺大一等奖。
逐梦青春,题名纺大
提到参加这次实践的目的,姜可欣答道:“参加此次活动是想要向大家展示我们的美丽纺大,将大学的种子播撒到中学的校园,鼓励他们追逐梦想,并在活动中提升个人素质,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带着这份初衷,姜可欣和她的团队开始了宣传过程。“上午,我们先拜访师长然后请领导签写武纺特色明信片并留下祝福语,剩下的时间则对选中的文化班进行宣讲和调查”,姜可欣如是说。她认为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探望老师,饮水不忘思源,又能够使学生认识纺大、熟知纺大。“下午,我们就以PPT的形式对艺术班进行宣讲和问卷调查”姜可欣笑道“在艺术班宣讲后,同学们对我们的特色明信片十分感兴趣,围在我们身边询问,让我们感到欣喜。”姜可欣提到,他们的PPT宣讲主要从武纺简介、招生情况、个人情况、学习经验、提问环节五个部分展开,而同学们在提问环节中更关心的是学习方面,例如画室的选择、素描技术的提升等。青春可逐,梦想当追,题名纺大,于此归矣。
既遇困难,仍当前行
然而在这次实践中,活动进行的并不那么顺利,姜可欣和她的团队遇到了一些困难。姜可欣说:“时间上的冲突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可以进行活动的时间恰好和祖冲之中学期末考试冲突了,而且活动时间未在学校统一购买的保险时间内,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多次讨论和与祖冲之学校的协商,姜可欣和她的团队终于确定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另一个困难就是带回的纪念品数目不足,如何合理分配这些宣传资料是一个难题,但这也并没有难倒她的团队,姜可欣选择了和团队一起动手定制明信片来弥补纪念品数量过少的问题。回想起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姜可欣坦言这些问题虽然给她和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能够共同克服这些困难并且圆满完成此次活动,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想到自己和团队为纺大的宣传贡献了一份力量,自豪之情就油然而生。“把最美纺大带回家”一等奖这一奖项就是对他们的付出最好的嘉奖。
谦逊不骄,不忘感恩
在问到获得一等奖的感受时,姜可欣也表现的十分谦逊,她说:“我们很高兴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扩大了武汉纺织大学的影响力,能够为学校做出贡献是我们团队的荣幸”。她还提到,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她的队员的支持和老师的帮助,很感谢学校招生办公室给了他们实践的机会,也希望今后“把最美纺大带回母校"实践活动能越办越好!
此活动也给姜可欣和她的团队带来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新技能,比如问卷设计等,也更好地理解了团队精神、增加了社会阅历,他们对纺大的了解与热爱更是在此活动中得到了更好的升华。回到母校的那一刻,姜可欣,刘晨龙,孟翔逸三人无不心潮澎湃。把最美纺大带回母校的过程并不那么简单,但是当看见最美纺大的俪影映在祖冲之中学同学们的眼睛里,当感受到他们对大学生活热切的企盼时,他们感恩母校、并珍惜这次活动带给他们的感动和力量。(学通社记者 张盈、朱德艳、马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