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寝室:四名女生共同实现考研梦


学霸寝室成员合影,左起:许丹妮、余意、夏蕾、刘雪婷。(摄影魏忠德)

近日,考研录取结果揭晓,湖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15 级 2 班 312 寝室四名女生均榜上有名。其中,夏蕾和余意分别以 419分和 387 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刘雪婷和许丹妮分别以 356 分、362 分的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和我校录取。

2016 年夏季,专业分流使这群性格迥异的女孩子第一次聚集在一起。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半路寝室”刚开始并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四个女生经常在打游戏中乐此不疲。打一盘扑克牌,互相带对方吃鸡,个个都是头号玩家。然而,正是这样,她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不断升温。

2018 年 7 月,原因不同,她们却一致决定考研,正式开始了紧张而系统的备考。每天 6 点多起床,7 点准时出门,晚上 10 点回到寝室,这是她们雷打不动的时间表。一致的作息规律、室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督促,考研消息的分享、资源的共享,学习心得的交流让她们紧紧凝聚在一起,闯过了 2018 年 12 月份的考研大关。

挂在门后的小白板是她们寝室的“独特风景”,遇到复杂难懂的数学题,她们经常会在上面写写画画,讨论到深夜,同时,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与理论的升华。考研临近,小白板的作用便显得至关重要,她们每天轮流在上面写激励性的话语,并标注日期倒计时。刘雪婷说:“看着天数越来越少,心里难免会焦躁,不过书本不能丢,一边鼓励对方,一边互相学习是我们的常态。”

然而,漫长的备考生活于她们来讲也不是一直索然无味,她们积极分享了备考阶段中感触特别深的故事:烦闷时,许丹妮会用尤克里里给大家弹曲子,一起喝一些啤酒、吃一些炸鸡,然后再畅谈到深夜,第二天又活力满满地迈向

备考征程。

寝室里,夏蕾是一枚妥妥的优质学霸,室友打电话通知她结果时,她还在埋头做实验。学习之余,绘画、主持、手工、吉他,她几乎是信手拈来,室友笑称她为“多面手”。每逢考试,她总会拿着书本给室友划知识重点,室友称她“总是能够抓住核心内容,几乎是百压百中,所以,我们都非常相信她。”谈及这几年的大学生活和考研的初衷,她说,担任过班导师助理与宣传部副部长,能力上有所提高,但总觉得自己学的知识还不系统完整,希望考研后在做实验中让自己具备更多的专业能力与实操技能。刘雪婷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派,她说,年轻便是我们有多项选择的资本,即使落榜了,至少经历过就不会后悔,所以,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考研,最终,华中科技大学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许丹妮是寝室里的“免费闹钟”,每天清晨会定时叫大家起床,唤醒大家一天的学习生活,到了晚上,又会提醒大家早点休息。稳重、自律的她像是寝室里的“定海神针”,只要她在,其他人便不会在机械重复的备考中失去规划与方向。她总是打理好寝室的卫生,统筹日常生活,为室友百忙的学习解去后顾之忧,室友说她是妈妈一般的存在。余意这个佛系少女颇有大姐大的风范,是寝室里的开心果,经常讲一些搞笑的段子缓解大家在学习中的疲惫。

当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夏蕾说道,首先要有时间规划,写上每天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把任务目录在本子上一条一条写出来,完成了就打一个勾,这样会很有成就感,有了计划就可以克制自己的懒癌;其次,要注重效率,确保学习时,每一分钟都高度专注投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分心,不要做表面上的学习者;此外,取经也必不可少,浏览一下微信上考研名师分享

的学习经验,或者是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的公众号,再做取舍,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最后,她谈到一定要多动笔,勤总结。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总结一定可以让你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系统。很多同学喜欢问什么考研资料比较好,她觉得自己分析总结的笔记本就是最

好的资料。到了考研的后期,除政治以外的其他科目,她基本上每天都在反复看自己的笔记。

4 月,考研结果刚刚出炉,她们便计划了为期九天的旅行,在云南,她们身穿棉衣,登上了海拔 4680 米的玉龙雪山。刘雪婷说,像考研一样,年轻,就是要敢于挑战,敢于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