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文化如何迎来“决胜时刻”

简短说明
主旋律文化如何迎来“决胜时刻”    2017级编辑出版学 刘冠君 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题材丰富、各有特色的主旋律影片赶在国庆期间上映,诸如《我和我的祖国》《决胜时刻》等。近年来红色题材电影发展迅猛,票房以傲人的成绩居高不下。《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现象级作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影院选择主旋律题材电影观看,爱国主义早已不再被束之高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接收知识更快且思维更具有个体化特征,想要打造深受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主旋律作品则需要多方面下好功夫。   以往的主




                       2017级编辑出版学  刘冠君
         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题材丰富、各有特色的主旋律影片赶在国庆期间上映,诸如《我和我的祖国》《决胜时刻》等。近年来红色题材电影发展迅猛,票房以傲人的成绩居高不下。《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现象级作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影院选择主旋律题材电影观看,爱国主义早已不再被束之高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接收知识更快且思维更具有个体化特征,想要打造深受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主旋律作品则需要多方面下好功夫。
  以往的主旋律电影大多使得观众产生固定的观影思维,认为这类电影容易落入窠臼,宣传说教有余、娱乐审美功能不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相较而言,近年来的优秀主旋律电影则更注重自然流露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故事讲述中传递价值,在人物塑造中注入情怀。从贯穿历史节点讲述小人物眼中国家大事的《我和我的祖国》,到展现时代洪流众生相的《决胜时刻》,以及结合真实事件改编、渗透英雄主义的《中国机长》。一样的爱国主义内核,不一样的叙事表现形式,通过真情和感动来“圈粉”青年学子,塑造其心中的英雄主义与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在如今全民观影的时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主流观众不仅仅需要视听刺激和娱乐,更需要对他们内心深处热血与激情的探索与引导。新兴的主旋律影片正是抓住了观众的这些“燃”点,像《红海行动》中训练有素、英姿飒爽的“蛟龙突击队”;掷地有声让人热泪盈眶的“虽远必救,再难必援”,都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能力与军事作战水平,激发了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这样的文化塑造下,与其说是认同主旋律电影,不如说是观众更加认同强军时代下的中国。
  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润物无声”;不能强迫灌输,而要“柔中带刚”。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任何做好主旋律文化的传播,笔者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当握好手中的“矛”与“盾”。“矛”无往而不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在文艺作品的方方面面来展现我国的大国风采,激发民族自信心;“盾”守一颗丹心,“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从电影的情感冲击、人格感染及艺术塑造等多角度出发,使观众将自己与国家命运相连,从而产生广泛的情感共鸣,真正做到让主旋律文化迎来“决胜时刻”。
  与此同时,我们大学生也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助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主旋律电影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与崇高的思想情怀,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推动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向更高质量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方兴未艾之时,主旋律电影应当继续构筑中国价值,传播中国精神,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流品牌,向国际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