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天“光耀”132秒——湖北彩车亮相天安门广场的幕后故事

简短说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上,群众游行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地方彩车依次通过,向祖国献礼。12点24分,随着主持人播报“这是光耀湖北彩车”,一辆耀眼的彩车出现在镜头前。在特殊光效下,楚凤展翅欲飞,六瓣花仿若正在绽放,而彩车上的军运会吉祥物兵兵活泼动感,一亮相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北京指挥部里此时正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他的心急促地跳动着,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他就是湖北彩车彩装团队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蔡新元教授。随着湖北彩车的前行,蔡新元缓缓舒了口气:“从接下任务开始,我的心就一直提着,不敢有丝毫放松。看着彩车在天安门前顺利通过,我只感到深深的‘释然’。”从无到有来“造”车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上,群众游行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地方彩车依次通过,向祖国献礼。1224分,随着主持人播报“这是光耀湖北彩车”,一辆耀眼的彩车出现在镜头前。在特殊光效下,楚凤展翅欲飞,六瓣花仿若正在绽放,而彩车上的军运会吉祥物兵兵活泼动感,一亮相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北京指挥部里此时正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他的心急促地跳动着,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他就是湖北彩车彩装团队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蔡新元教授。随着湖北彩车的前行,蔡新元缓缓舒了口气:“从接下任务开始,我的心就一直提着,不敢有丝毫放松。看着彩车在天安门前顺利通过,我只感到深深的‘释然’。”


从无到有来“造”车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发改委牵头成立“湖北省国庆游行彩车办”。经过多轮比选,蔡新元教授负责的华中科技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脱颖而出,承担了彩车的深化设计与制作任务。他们参与完成的“光耀湖北”主题彩车将代表湖北省亮相天安门,接受检阅。

彩装部分的任务包括深化设计、艺术效果总控、装饰设计制造和数字内容设计。“也就是说,大家在天安门前能看到的彩车部分都由我们负责完成。”蔡新元解释。

接到了“军令状”,按照“精益求精,万无一失”总体要求,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邵新宇、校长李元元任组长的彩车工作领导小组,开始从上到下行动起来。要完成这一切并不容易,听起来似乎只是装饰彩车,做起来才发现几乎相当于从无到有“造”车。接下彩装任务时,团队手上仅有几张带基础尺寸的概念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切工作从几张设计图开始。


让彩车“活”起来

秉承华中大的创新传统,彩装团队大胆地进行了观念与技术创新。“设计彩车很容易陷入堆砌地方文化元素的窠臼。我们丢掉了各种包袱,致力于传承精髓,呈现新湖北面向未来的豪迈气概。”蔡新元介绍。

“两江汇,楚凤出”,“楚凤”是湖北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之一。彩车上的“楚凤”振翅飞翔,昂扬向上。车身两侧用象征长江经济带、汉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的纹饰交织,构成凤凰造型的组成部分,既体现了湖北省“两带支撑”的发展战略,也增加了彩车的灵动感,蕴含“灵秀湖北”之意。

车头为三峡大坝造型,寓意以三峡大坝为代表,展现70年来湖北省的重大建设成就,并蕴含“国之重器,造福人民”之意。湖北是长江文明的重要传承地,车顶的两江交汇造型反映了湖北积极谋划建设“长江文明之心”,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主动肩负长江文明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车体后部六个花瓣交织在马蹄莲造型周围一起盘旋上升,并通过缓慢旋转及光波传导达到“绽放”的效果,寓意中部六省统筹协调发展,凸显高新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传递把湖北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坚定信念。

创新的观念和技术赋予了彩车灵动的生命。当霓虹灯与屏幕亮起来时,整个彩车流光溢彩,仿佛瞬间“活”了起来。


与“拦路虎”作斗争

设计要下苦功,制作也不能马虎。彩车“活”了,工作团队却被“折腾得够呛”。

彩车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整车LED屏幕,而这些屏幕几乎没有一块常规屏,不是曲面屏,就是弧线屏,还有全立体造型屏。从屏幕结构设计到模块组装再到电源控制系统,全部都需要团队自主完成。这导致团队的工作量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呈几何倍数增长。

“所有的地方都在创新,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只能边制作边解决。”蔡新元说。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也没有现成经验借鉴,面对不断蹦出的“拦路虎”,团队只好摸索着前进。

团队成员、建规学院研究生陶梦楚对制作“楚凤”的过程记忆犹新。凤体长14米,高4米,由于对工艺要求特别高,细节需要把控好,仅仅制作凤体就进行了好几次。“楚凤的颜色要展现艺术感强的自然渐变,所以在喷色的时候,我们反复对比潘通色卡的颜色和现场喷色的效果,前前后后改了很多次。”陶梦楚说。

细节控制是团队预料中的难题,制作材料更是突如其来的“拦路虎”。参加国庆活动的彩车消防标准较一般情况更为严格,好不容易完成的工艺近乎完美的楚凤却达不到消防要求,只好重做。

七八月的武汉,酷暑难耐,团队在密不透风的厂房里组装,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团队成员、建规学院博士生肖然仍然记得当时的场景:“出于保密要求,厂房里全封闭,加上控制所用的机箱、发电机、控制器又非常多,彩车内部非常热,大家在现场调试都是顶着高温,经常忙碌到凌晨三四点。”


把132天淬炼成132

组装过程中的“一切都不确定”考验着团队成员的心理素质。“我们所有东西都由自己设计制造,而不是标准件。显示屏经常装了拆,拆了又装,好不容易装好了,它又不亮,只好全部拆开去找原因。”蔡新元无奈地感叹道,“明明按图纸组装好了,就是不亮,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

遇到这些问题,团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靠耐心、靠毅力去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从一开始需要十几个小时将彩车组装完毕,到后来只需三四个小时,团队一点点进步,给一个又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写上了答案。

彩车制作完成了,屏幕要播放什么内容呢?建规学院张健教授带领视频团队一直在攻克这个难题。“我们一共在彩车上用了16块屏,总面积超过80平方米,分布在全车15个位置。更麻烦的是屏幕都是异形屏,我们在电脑显示屏上看着效果挺好,但是在彩车屏幕上一放就不是那回事了。”张健说。

屏幕的特殊性限制了表现形式,团队一遍又一遍地打磨,尝试最合适的内容和方式。“我们前前后后做了26个版本,最后选择了其中4个。过天安门的主展演视频长度132秒,内容涉及湖北17个地市州,光素材就超过了30个小时。”张健介绍道,“不仅仅是LED屏幕,为了湖北彩车夜间展示效果,我们还使用了6台大功率投影机在六瓣花的底面藏了一个大大的‘彩蛋’。”

从5月下旬团队接到任务到10月1日“光耀湖北”亮相天安门,历时132天;巧合的是,“光耀湖北”从天安门东华表行至西华表,历时132秒。这132秒的亮相也为“光耀湖北”赢得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地方彩车“匠心奖”。

以132天的心血淬炼出132秒的精彩,追求卓越的华中大人为“光耀湖北”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上了“耀眼”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