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青春
圆梦绿色军营 书写绚烂青春


当起床的号角声骤然打破军营的寂静,当清晨的阳光从远方的地平线,从重叠的山峦,从沾着湿漉漉的灌木林,开始慢慢上移,普照到祖国的西部边陲,抵达广袤无垠的西北,边防战士紧张有序的一天开始了。
即便是远离那片国土,那满目的景色,那些号角声,在边防驻守过的战士们仍然难以忘怀。湖北医药学院2016级药护临本二班的周愿同学也曾保卫边疆,提起他两年的军营生涯,他不禁感叹:“真的就像是梦一场。”他驻守在黄沙戈壁的新疆,保卫着那里的父老乡亲,而2015级药护临本九班的兰越威在群山连绵,荆棘丛生的西藏地区傲然屹立。他们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不同。
携笔从戎报国恩 苦甘参半赴军营
“至今仍然记得我到新疆的那一天,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硬座,身心俱疲,等抵达军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我以为大家都已经在休息,却发现他们在敲锣打鼓,列队欢迎,其他省份的新兵都到了,我到的最晚,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在夜里等了几个小时,班长接过我的行李说,‘到家了,今后这里就是你的家。’那真的让我感觉到很温暖,很安心。”这是周愿第一次去新疆,去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因为看《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部剧,让年幼的周愿对边防战士非常敬仰,周愿的爷爷是军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当入伍正当时,便毅然选择报名参军。
部队的训练开始时一般都是体能训练,一圈六百米,早起跑步,从最初的一圈到后来的十几圈,体能跟上去了,才开始后来的技能训练。当初去新疆的只有他一个大学生,他们觉得大学生不能吃苦,但周愿很较真,他每一项任务都全力去完成,不想被他人因他的大学生身份被“另眼相看”。训练非常累,执行的任务都属保密,当家人询问时,周愿只是说:“我很好。”流过的汗、受过的苦只在自己的脑海里回忆着,“我不能保证说这片土地有我们战士的鲜血,但我们为这片土地流过汗,吃过苦,我无法忘记。”
新疆日照长,早上六、七点日出,晚上九、十点才天黑,温度高,身上带着几十公斤的装备,汗流不止,周愿靠着羊排、牛奶和红牛补充体能。新疆地区一年都不下雨,风沙很大,春季和冬季经常大风,风一来,就像是“妖怪”过境,黑压压的一片,压着围墙过来,这样壮丽而惊险的景象,经常出现在周愿的梦里。《后汉书》有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革裹尸,真实地贴近他们的生活。周愿在这里待了两年,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爱上了这里的食物。
在中国,另一个条件艰苦的地方是西藏,那里同样有一大批驻守边陲的战士。几年前,高中毕业的兰越威选择先去西藏当兵两年,再上大学。“当时也觉得挺迷茫,对自己的未来不够清晰,想着去锻炼一下。毕竟当兵是人生一段珍贵的经历,才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去西藏,后来想想,既然选择了当兵,就去最艰苦的地方体验下,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人只有在真正极端的环境下才能体验自己是不是真的行。”兰越威通过层层体检,去了西藏。
第一次去西藏的兰越威遇上了高原反应,在海拔几千米的青藏高原,开始了他两年的军营生活,那一天让他记忆犹新,“刚下飞机的时候,是在4600米的世界第三高的邦达飞机场,我本身恐高,当时感觉头特别重,空气特别干,鼻血流了半个月,走路都比较困难,可能是我的体质不太好,我是用了十天左右适应,那时一起去的云南战友就挺适应的。当时才到的时候我以为会让我们调整几天,谁知道睡了一个小时的午觉就开始训练了。”部队里的训练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辛苦,但是在来之前,他已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在西藏的两年里,他曾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攀登跋涉,披荆斩棘,也曾经经历生死关头,千钧一发的险境,那些战争片里的惊心动魄他都亲身经历,为国献身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中国军人!胸腔里的心脏怦怦跳动,心跳的声音告诉他,为国守边,保卫边疆,“我自豪!”
《亮剑》这部影视剧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被他奉为座右铭,青山不语,白云箴默,这遥远的边防,兰越威来过,他曾手持钢枪,保卫家园,在最青春有为的年纪,为父老乡亲,为国家奉献过。
周愿和兰越威如今已经离开军营,不管是否脱下军装,他们的骨子里永远流淌着一个军人的热血,至死不渝,永生难忘。这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责任,穿上军装就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驱使着他们,为国效力,燃烧热血。
爱国风骨不雕饰 沙场归来再出发
边疆遥远,路途迢迢,他们即便在祖国的西部旷野,却从未与社会脱节。周愿重回学校,成为一名大学生。他回忆归来校园的第一天,爽朗地笑了,没有起床铃,不用训练,更不用担心随时面临死亡,第一次觉得学习是如此快乐的事情。如今,他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每天早起上课,过着忙碌的生活,他喜欢看《毛泽东选集》,喜欢看《大话西游》,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更清醒的认识。“如果你和我的选择一样,你也会有我这样的故事,那里的每个人都在经历一样的故事。”
今年已经大四的兰越威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来,考研、工作、回老家襄阳、照顾家人、成家立业……他不曾后悔自己从军的选择,有舍有得,他和周愿一样,尽力过好每一天,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昔日当兵,圆千秋家国梦;今日学习,立济世救人心。经历过军营生活,穿上军装,是他们一生的烙印,也是他们一生的荣耀,唯有经历死亡,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唯有自身强大,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今后,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是如此携笔从戎,报效国家呢?让我们提壶倒酒,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