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逐梦远方

简短说明
编者按: 时光静走,岁月青葱,弹指间又是一年毕业季。那年九月,我们梅南山脚相聚;今年六月,我们汤逊湖畔相离。日日夜夜,我们朝夕相处,此去年年,风雨与谁同路。在武昌理工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有这样一批优秀的青年,挥洒汗水,在大学四年凝聚了勤奋、务实、奉献的青春力量,扬起青春的风帆,奏响奋进的乐章,成长成为社会、国家的优秀后备力量。而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武昌理工学院是终点亦是起点,前路虽远,勿忘初心。愿每位从这里走出的学子,都能带着在武昌理工锻造的“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通识素质,突出的创新素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老乐华:争做环保领跑人 勇担新时代重任 文法与外语学院&n

编者按:

时光静走,岁月青葱,弹指间又是一年毕业季。那年九月,我们梅南山脚相聚;今年六月,我们汤逊湖畔相离。日日夜夜,我们朝夕相处,此去年年,风雨与谁同路。在武昌理工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有这样一批优秀的青年,挥洒汗水,在大学四年凝聚了勤奋、务实、奉献的青春力量,扬起青春的风帆,奏响奋进的乐章,成长成为社会、国家的优秀后备力量。

而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武昌理工学院是终点亦是起点,前路虽远,勿忘初心。愿每位从这里走出的学子,都能带着在武昌理工锻造的“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通识素质,突出的创新素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老乐华:争做环保领跑人 勇担新时代重任

文法与外语学院 周志维

人生如列车前行,毕业只是列车停靠的一个小小的站台。从今天开始,他们将告别校园时光,背上智慧的行囊,走进社会的大门,开启崭新的篇章。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工程1501班的老乐华,曾任我校环保协会会长、ISO/TC183/WG24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秘书。大学期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长奖”等荣誉称号;科技创新成绩卓越,曾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参与两项国际标准立项及研制协助工作、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答辩协助工作;获得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7年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等奖项。

人生的履历得靠自己来充实,用自己的汗水挥洒新的未来。毕业前夕,老乐华的最初选择是在一家环保公司担任项目经理职务,在工作过程中,他发现该企业在治理环境方面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专业所长,经过多方考量后,他最终选择加入广东某环境运输局河长办公室,专注于从事河涌整治工作。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消除家乡黑臭水体工作尽到自己的一份力,将打造一个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

人生的旅途不是简简单单的工作,梦想的种子从未停止发芽生长。老乐华希望自己以后能不断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积累经验,考取一级、二级注册建造师,进修工程管理硕士。不断提升自我,为国家环保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马上就要毕业了,他的心中不仅有对母校依依惜别的留念,也有对母校感激的话语:往日,母校在他的心田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今天,他才有鹰击长空的勇气。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声“谢谢”,感谢母校的栽培,祝愿母校越办越好,继续为各行各业输送栋梁之才。

他还有留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要保持起跑的勇气。落后时别气馁,暂时领先时别骄傲,希望大家能走好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路。

 

李秋雨:青春似火 奉献如歌

文法与外语学院 杨青

2019年的毕业季,在大多数人纠结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时,文法与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学1501班的李秋雨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路,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她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她走进西部新疆,参加“三扶一支”志愿活动,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2015年初入大学,大一的她便通过班级选举,成为了该班班长及生活委员,管理班级大小事务;2016年大二时,在日常工作的锻炼中她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本院的素质导师助理和党建会纪检部副部长;2017年大三时,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的她担任了本院素助委员会主席、团学会副主席。大学四年,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热心公益、服务学校,在2015年—2018年期间,她连续三学年度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出众的管理能力还使她获评该院“管理之星”。

除了拥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外,李秋雨还经常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连续担任了三届校运动会的志愿者,为我校运动员保驾护航;大二、大三担任素助期间,连续两年陪伴新生军训,保护新生安全,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在党建会时,她还和学院党宣支部一起为烈士扫墓、打扫卫生,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参加如此多志愿活动的她,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去西部支教!四年来,她积极搜寻关于支教的各种信息。今年四月份,她在听完“201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优秀志愿者典型事迹宣讲会”后,她心中想去祖国边疆奉献自己的愿望越发强烈,她说:“西部志愿者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份锻炼人、体验不同人生的工作。如果真的能成为一名好老师,能为祖国做有用的事,追随自己的梦想,不是挺酷的吗?”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她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内心的理想,用青春点燃了自己的前路。

夏子瀚:青春榜样 创赢未来

城市建设学院 王辉

夏子瀚是音乐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1502班的一名学生。他曾参军入伍两年,并获得“优秀士兵”、“优秀警卫标兵”等称号。回到学校以后,拥有创业梦的他开始组建自己的“葛仙米”团队,研究开发葛仙米的价值,并于第二年即2016年创办了武汉市晨曦乐农农业有限公司。

这个拥有独立的葛仙米技术专利的公司还与湖北省农科院经济技术研究所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他的创业项目先后被评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湖北省“楚创之星”、武汉市“高创之星”等荣誉,并进入2017年中国宁波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云生活行业赛全国25强,成为武汉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等,此外,他的创业项目还入选了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省级创业扶持基金。之后在2017年下旬,他与绿茵阁企业达成合作,联合赞助武汉后官湖马拉松大赛。CCTV7《农广天地》栏目还曾主动联系并采访过他,摄制组表示想进驻其公司,蹲点多日拍摄专题片。

之后他一边以线下形式与绿茵阁西餐厅等知名餐饮企业深度合作,作为唯一供销商为其提供葛仙米食材,并以零售为辅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品的销售。另一边他还以线上形式,通过微商城APP中粮我买网及京东众筹等进行产品推广宣传及销售。而他创办的公司在2017年底也与哥斯达黎加外贸部长亚历山大•莫拉德尔加多达成了合作战略。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初创办公司,对经营尚且懵懂的夏子瀚如今已经是公司里能独当一面的经理和CEO了。他的公司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渐渐步入了正轨。而夏子涵本人也即将毕业,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武昌理工学院。面对未来,夏子瀚早已有了明确的目标:他打算毕业后把葛仙米的产地迁到他的老家山东,把武汉作为主要市场和研发新产品的地方。他还表示,以后还会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以报答母校的恩情。

 

李佳蓓:“美女学霸”力学笃行圆留学梦

文法与外语学院 王璞玉

毕业是终点也是起点,象征着大学生涯的完结,也象征着新的征程的开启。你可能带着一丝青涩匆匆进入社会,你可能满怀憧憬走入自己理想的行业,当然,你也可能从一个校园跨入到另一个校园,继续学着自己喜欢的专业……

文法与外语学院英语1501班大四学生李佳蓓就凭借着自己优异的英语成绩,被欧洲顶尖商学院——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录取。正所谓“十年磨一剑”,李佳蓓的成功是努力的必然回报。大学四年,课堂上她积极与老师互动,发表自己对课文的见解;课下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最终她获得了GMAT750分、雅思8.5分、英语四级653分,英语六级581分的优秀成绩。带着对英语的一腔热血,她力学笃行,她从来不觉得学习是件枯燥的事情,她的这些努力为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英语口语基础,使她能够获得湖北省翻译大赛口译一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二等奖、全国“外研社杯”辩论赛校内选拔赛一等奖等荣誉。

李佳蓓不仅仅只知道学习,她同时还做到了学习与工作两者兼顾,大二开始,她就被多家英语培训机构选中担任英语教师,为很多名牌大学学生授课,此外她还经常会给外国人做翻译、陪同口译等工作。

她的人生经历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说的那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大三开学没多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佳蓓参加了一个有关法国高等商学院的留学讲座,听完讲座后她便立即下定决心,要去国外研读商科专业。经过仔细考量,她选择报考位于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凭借优异的成绩,她成功考取了该校的“GE大学校精英项目”管理学硕士。

李佳蓓在我校的学习之旅即将结束,对她来说,这里有太多的回忆和不舍,这里见证了她的成长,这里也慢慢铸就了一个更优秀的她。回首过往,李佳蓓为自己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展望未来,她将投身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之间。

 

王文泽:专业成就梦想 实践锻造人生

护理学院 郑思颖

怀着对播音主持的热爱,王文泽一脚踏入了我校影视传媒学院播音1501班的大门。为了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他选择加入校广播台,在宣传处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他在这里一待就是三年,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了一台之长。经过三年的历练,他变得越来越成熟,专业技能也越来越扎实。多年的学生宣传工作经历,更是激发了他对于继续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决心。如今的他已被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录用,担任该校团委新媒体中心指导老师的职务。

回首大学在校广播台的任职时光,王文泽感慨万千。刚进组织不久,他就担当了“电影时光”栏目的主播,此后他还完成了校广播台更名、组织策划校广播台1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在校广播台工作的时光不仅让他成长了许多,还让他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这使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继续留任。从普通记者,到播音部部长,再到广播台台长,他的工作能力不断得到肯定。王文泽还于2016年荣获“湖北省高校广播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在广播台的三年,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也锻炼了我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说,在广播台的任职中,我完成了从一个‘小孩子’到一个‘成年人’的蜕变。”王文泽谈及广播台的工作经历,一脸眷恋与感怀。

除了在广播台的发光发热,王文泽还是一位积极追求进步、有着丰富社会实践经历的全能型人才。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连续两年荣获湖北省楚天艺术大赛表演(朗诵组)“金奖”;他政治素养过硬,在大学期间已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

“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实践中尝试过多种工作的王文泽在最终选择就业时仍不忘初心,他将目光聚焦在学生宣传工作相关的岗位上。“学校宣传处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家,现在我将要毕业了,希望在广播台的小伙伴们不要局限于自己部门的工作,多多学习技能,做采编播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即将毕业的王文泽对校广播台的小伙伴们如此期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