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军运会志愿者以昂扬斗志投入军运会志愿服务
做军运会荣耀背后的英雄
“Hello, 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我能为你做些什么)”,“네, 먼저 정보를 입력해야 합니다(是的,要先录入信息)”,会英语和韩语的军运会志愿者、我院2017级英语专业学生叶蓉正在和国外友人交流,帮助他们完成信息注册工作。
“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 10月18日在武汉开幕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已然吹响“逐鹿武汉,鏖战江城”的“集结号”,23万多名志愿者走上岗位,为这场国际体育盛会圆满完成开展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叶蓉和我院300余名学生军运会志愿者就是这23万多名志愿者中的一份子,他们都是军运会荣耀背后的英雄。
注重细节,展示志愿者良好形象
从2018年年底,学院受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之托开始选拔志愿者。通过一轮面试,两轮笔试,310名学生光荣加入本届军运会专业技术志愿者的队伍,参与赛事注册报名相关工作。
与叶蓉一起成为军运会志愿者的,还有她的室友。现在,她们将学习之外的重点,都放在了全力做好军运会志愿服务上。练好基本功是她们的第一站,操场上、图书馆内常常看到叶蓉和同学们的身影,练习英语口语、电脑操作能力等等。
从入校至今,叶蓉和她的同学们几乎每周都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叶蓉说:“丰富的志愿活动基础、扎实的专业技能让我成功入选军运会志愿者。能够通过军运会志愿者的选拔实为不易,这份经历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承载了学院的荣誉。我有责任将学院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发扬开来,当好东道主。”
志愿服务最注重细节,在学院历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叶蓉凭借专业、专注、专心的服务精神赢得了各方好评。
来回奔波很辛苦,但累并快乐着
从5月份开始,每天上完课之后,7点钟出发赶到军运会执行委员会进行培训。坐公交、转地铁,每天来回三四个小时,但叶蓉和志愿者们没有人叫苦。叶蓉说,坐车的时候可以记单词,和朋友们用英语对话,练习口语交际能力。现在白天要在军运村工作,没有时间去上课,只能晚上回宿舍之后看室友的课堂笔记,向室友请教,突击补习,避免课程落下太多。
早上坐车去军运村,整理、登记、上传信息、制作证件,晚上返回学校。这就是2017级英语专业学生叶蓉日常的一天,虽然很辛苦但她感到很开心。她说:“有时候会很累,因为国外代表团来得多的话,一天就要登记上千个人的信息,经常是眼疲手乏。”
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叶蓉都在学院和军运会军运村来回奔波,没有回家。她感叹道:“有时候很想家,因为很久没有回去了,妈妈很关心我的身体状况,怕我吃不消,每天工作完我都会往家里打电话,让他们放心。”爸爸妈妈都支持我做志愿工作,告诉我对每一个人都要礼貌,要善于倾听,多帮助别人。
夏天天气多变,忽而晴空万里,忽而倾盆大雨。叶蓉回忆道:“有一次下很大雨,校车又堵在学校出不去,最后大家冒雨步行到地铁站开展志愿服务。”
在志愿工作中收获友谊,提升自我
한국어 공부 해요.한국 사람이에요?(你的韩语很好,你是韩国人吗?)会韩语和英语的叶蓉很受国外友人的喜爱,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
交谈中的叶蓉常常被误认为是韩国人。她笑着说:“常常有韩国代表团的人找我聊天,他们说我韩语很好,长得也像韩国人。”问及她是怎么做到韩语和英语口语都精通时,她回答道:“虽然我学的是英语专业,但很喜欢韩语,平时看电视剧时学一点,再看看书,基本对话就没有问题了。”
暑假两个月的志愿工作,叶蓉接触了不同国家的友人。在这里工作,她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每天和外国友人交流,学习了很多专用词语,增强了英语词汇量,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也大大提升了。
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奉献,更是一份社会责任
阳光义卖、阳光捐赠、地铁志愿、养老院服务、医院导助……两年时间,叶蓉参加了很多次志愿活动。她回忆道,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大学生资助中心,在里面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经常约着一起去银龄养老院、武汉地铁站、武汉三医院做志愿服务。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武汉地铁站做志愿者,看似简单的引导乘客购票,却要精力高度集中,不能出错,要主动帮助那些语言、肢体有困难的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让志愿精神发光发热。叶蓉表示:“要在志愿服务中长见识、增才干,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家热爱志愿活动,让大家逐渐成为自觉自励的志愿者,服务社会,乐于助人”。(记者 聂威 仪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