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嘹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主题展”在我校开幕
本报讯(记者陈莹学生记者刘姝奇)5月17日上午,由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主办的“军歌嘹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主题展”在我校滨江校区开幕。
上午10时,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武昌区文体局、武昌区人民武装部、人民音乐出版社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兴荣在致辞中表示,武汉音乐学院作为专业音乐院校,担负着服务国家和湖北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发挥着引领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是湖北地区唯一一所音乐专题博物馆,是我校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艺术实践“三位一体”学科建设成果的展示。自成立以来,湖北音乐博物馆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以“展、唱、演”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形式,定期举办展览和相关活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艺术实践平台,探索“音乐+思政”的学科特色,发挥艺术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博物馆作为我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向我校学生提供大量艺术实践机会,成为学校教学、实践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博物馆,希望我校博物馆继续向一流方向努力,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助力。
武昌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李勇受邀参加本次活动,他表示,今年对武汉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对兵役机关来说,现在是大学生征兵工作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特殊时期,举行这次特殊的军歌主题展活动,必将能够起到为军运会助威、为征兵助力的积极作用。军歌对军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军歌不仅激励着一代代革命军人在战争时期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在和平时期建功立业、扎根军营,还陪伴着军人的每一天、每一刻,吃饭、聚会、训练、比赛和队列行进都有军歌。对军人来说,军歌已经超越了音乐的范畴,已然成为一种精神象征,是军营文化、强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音乐学院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文艺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传播先进军营文化、传唱优秀军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有更多的音乐学子了解军歌、热爱军歌、唱响军歌,为迎军运营造浓厚的氛围,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军歌作品,为丰富发展强军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武汉音乐学院退伍军人学生代表刘清港上台发言。他表示,在部队期间,他深深感受到军歌的魅力。军歌不仅有给士兵们鼓舞士气、激励战斗精神的作用,还可以严明部队纪律、规范军人行为,更能铸牢军魂、培育核心价值观和引领士兵们的精神导向。他还提到,在台上演唱军歌,战友在台下齐唱时,他的内心无比自豪、热血沸腾,非常骄傲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开幕式现场,人民音乐出版社还向武汉音乐学院捐赠了两套《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优秀歌曲集(9卷)》。
人民音乐出版社刘滢主任简单介绍了本书的内容和特点,指出本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具有史料价值和传播价值,曾多次获奖,希望可以为本次活动增光添彩。之后,由我院党委书记陈兴荣为其颁发捐赠证书。
最后,“一个都不能少———爱国打卡活动”开启。该活动为本次开幕式上特别设计的环节:将代表运动的红球写上自己的名字,投入爱国打卡墙上代表军歌的空心音符里。在《强军战歌》的嘹亮军歌中,我校党委书记陈兴荣首投打卡,并宣布“军歌嘹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主题展”开幕,现场气氛达到高潮。随后,现场嘉宾及观众也纷纷投球打卡,并拍照留念。
期间,还开展了“军歌嘹亮———知识竞答”、“我爱你中国———剪纸工坊”等特色主题活动。其中,知识竞答题目主要涵盖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相关内容,现场产生前六名获奖者,并由武昌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李勇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我爱你中国———剪纸工坊”特别邀请到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晓丹现场教授剪纸工艺,参与者热情高昂,在李晓丹的指导下剪刻出了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吉祥物“兵兵”形象,并精心装裱,大家在学习剪纸技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展览立足于武汉音乐学院学科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博物馆特色。展览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全面介绍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军歌。旨在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功勋,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时代强军目标下书写的辉煌篇章,激发大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