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周桃生:我与祖国共成长
简短说明
“70后”周桃生:我与祖国共成长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见证祖国母亲的腾飞崛起;他们与新中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他们以家史印证国史,以个人史折射时代史。他们就是与新中国同龄的“70后”。
在湖北大学庆祝第35个教师节纪念大会上,学校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获得者颁发奖章。获得纪念章的代表之一、今年70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周桃生感慨,“70年沧桑变化,我们经历着祖国发展历程中的风风雨雨,感受着祖国建设成就的日新月异。最大的幸运就是这些年,我与祖国一起成长。”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见证祖国母亲的腾飞崛起;他们与新中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他们以家史印证国史,以个人史折射时代史。他们就是与新中国同龄的“70后”。
在湖北大学庆祝第35个教师节纪念大会上,学校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获得者颁发奖章。获得纪念章的代表之一、今年70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周桃生感慨,“70年沧桑变化,我们经历着祖国发展历程中的风风雨雨,感受着祖国建设成就的日新月异。最大的幸运就是这些年,我与祖国一起成长。”
1973年,周桃生进入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物理系学习,197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开始摸索科学研究方向,在物理系激光研究和压电铁电陶瓷材料两个课题组中,周桃生选择了压电铁电陶瓷材料,从此一生钻研其中,并在1998年荣升为教授。
1989年,周桃生所在的压电陶瓷技术研究所,在大功率变压器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吸引了外商投资100万美元开发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此为基础,1990年,压电陶瓷技术研究所先后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湖大历史性的突破。
2009年,退休后的周桃生被返聘,工作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课题组,时至今日,他每天仍忙碌在实验室,协助指导研究生进行电子陶瓷科技研发工作。在他的指导下,课题组在高性能电子陶瓷,尤其在高温压电方面取得了创新型的科研成果,实现了技术转让。
走好当下路,脚踏实地,坚定前行———这是周桃生对当代青年殷切的寄语。他在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不少的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是他对学生们最重要的要求,“做人要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树立正确的三观,而做事学习时不要去局限于某些学科与专业的限制,这山望着那山高,要有学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工匠精神。”
朝气蓬勃、勇于创新是周桃生心目中当代青年的标签。在实验室及课堂内外,他常常为新出现的事物和青年掌握新事物的能力所惊叹,他认为当代年轻人比起老一辈人更有创新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更强。
“当代青年是非常有希望的一代,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祖国伟大复兴征程上,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梦想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