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劲松:竭力打造思政金课

郭劲松近照 记者团 程嘉瑶摄
从教27年,做班主任25年,郭劲松是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也是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标兵,首届“十佳班主任”、第三届“学子心中的魅力教师”的得主。
11月20日,教育部公布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评选结果,郭劲松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700名老师中脱颖而出,获得本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组一等奖。从传道授业到立德树人,郭劲松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着思政课的“打开方式”。在学生们“有声有色”“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评价背后,是他对思政课20余年的用心打磨。
间断播放、定点讲解,时长不到100分钟的电影视频,师生却足足“赏析”了4堂课。电影镜头衔接书本上的思政知识,搭配着郭劲松对电影史实的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别样教学,让不少学生回味不已,甚至还有学生直呼:“原来的电影都白看了。”
自1992年留校任教以来,郭劲松教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等多门课程,每年开课的课时都在400学时左右。
“教学投入不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思政课教学20余年,郭劲松坚持年年修改教案,不断更新丰富课件。为挖掘鲜活典型的事件案例,他一次次“穿越”回战争年代,一遍遍重温革命精神,收集整理素材时,常常自己先被感动。近年来,经他精心筛选下载、剪辑加工过的教学视频超过了30G。
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打磨,让郭劲松的思政课收获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从2006年至今的26个学期里,他的思政课全部获评校级优秀。“生动”“幽默”“有激情”……这些都是郭劲松期末教师评价单上的高频词。他的思政课吸引不少外班、外院学生前来“蹭课”。很多年轻老师也成为郭劲松的“头号粉丝”,甚至还有老师为了向他“取经”,旁听郭劲松讲课整整一个学期。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你愿意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吗?”铿锵有力的发问,撞击着在场青年学子的胸膛。我校党委书记尚钢在现场感动不已:“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思政课。”
早在2006年———高校思政课“05方案”实施的次年,郭劲松就作为教师代表,面向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讲授公开课,让思政课走向大众。曾任湖北省省委书记的俞正声也深入郭劲松课堂,在听完整整两堂课后,给予“讲得很好”的评价。
11月26日,在面向武汉市第十九中学教师的思政课上,他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最新精神,讲解制度自信,强调师德的制度建设。
郭劲松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当作己任。为发挥思政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今年6月,郭劲松参加了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他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700名老师中脱颖而出,获得本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组一等奖。
作为班主任,郭劲松爱唠嗑、爱串门。他总爱往学生寝室跑,找他们聊天,解答学生成长的疑惑。“从不说教、耐心聆听、建议中肯”,时间久了,不论大事小事,学生们都喜欢与郭劲松分享。
2017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赵坤宇回忆说,本科阶段,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老班”郭劲松。临近毕业,赵坤宇收到多个企事业单位的offer。陷入抉择困难的他多次找郭劲松寻求建议。“老师的建议,让我对未来不再迷茫,更有信心。”时至今日,谈起郭劲松,赵坤宇仍满心感激。
在郭劲松看来,思政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就无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从生日到毕业规划,郭劲松自制了一份学生信息表格,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除此之外,QQ空间、微信朋友圈也是他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窗口。
想要读得懂学生,就得跟上学生的步伐。郭劲松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大学时,他就是校园歌手,不仅会玩架子鼓,还曾组过乐队。作为一位资深体育迷,他还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在不少学生眼中,“同龄人”郭老师活泼幽默,紧跟时尚潮流。
给不同学院的学生上党课、和1000多名学生结成线上好友、主持过8对学生的婚礼……郭劲松始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他说:“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是我教学最大的底气。”
在27年的职业生涯中,郭劲松完美诠释了思政教师和学生思想引路人的双重角色。上千名学生,从郭劲松手中接过接力棒,走上思政讲台;更多学生,将所学的思政道理融入生活,化作前行动力。
“如今,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思政教学迎来春天,我们思政教师有‘为’才能配‘位’。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政教育,为社会大众讲好中国故事,都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郭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