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那缕光

青春那缕光

                                                                                                                                  学生记者徐羚阳


提起“昏黄的路灯”,你会想到什么?是缠绵悱恻的浪漫,还是空旷寂寥的孤独?而对于赵海鹏来说,它却意义非凡。

赵海鹏,经法学院金融学专业大二学生。仅仅大二的他,既是校学生会外联部部员,也是17级金融学1班班长,还兼任着18级金融学的班代。

 

成长·开启学干生涯


似乎大部分高中生都信奉“上了大学就可以解放”的说法,赵海鹏也不例外。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曾让他一度迷失自我,“那时候整天沉迷于追剧、打游戏,对一切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都感兴趣,并且不喜欢与外界有过多的沟通。”赵海鹏这样评价初入大学时的自己。

与高中相比,大学的课余生活毫无疑问是更色彩斑斓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赵海鹏参加了学习精英报告团成员杨雨芬的分享会。看到学姐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时,他愣住了,不禁在心里反问自己,难道现在的样子就是他想要的大学生活?没过多久,在学院的组织下,赵海鹏来到了校团学联宣讲会的现场。“看到学姐和学长们满腔热血,意气风发地在台上宣讲的样子,那一瞬间,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校学生会,通过了层层面试之后,赵海鹏进入了学生会的外联部,开启了他的学干生涯。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得来的。为了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在一次活动中,赵海鹏得到了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他鼓起勇气,主动与负责人联系,惊喜的是负责人表示愿意提供赞助。赵海鹏随学姐满怀希望地踏上了第一次联系活动赞助的征途,可是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对方的要求是在各学院进行宣讲,并建群给学生做宣传。“老师时常教导我们学生会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服务,可是要我们在对这个机构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就为其广泛宣传,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他的神情逐渐严肃了起来。由于对方要求过于苛刻,赵海鹏第一次拉赞助以失败告终。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和对方谈话的时候,学姐现场表现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与人交谈时身穿西装要用词严谨,穿休闲服饰要面带微笑用词亲切,三思而后行,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等,都是他进入学生会后总结得来的经验。在学生会任职的这一年来,他共为学生会和各学院拉来近万元的赞助。赵海鹏说:“相信每个人都有彷徨的经历,但是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努力地去改变自己,就为时不晚。”

 

奋斗·浇灌理想之花

 

20189月,赵海鹏担任18级金融学新生的班代,那段时间打开微信运动的步数排行榜,他总是身居榜首。谈起开学这段日子,赵海鹏回忆起了第一次在教学楼里工作到封楼被门卫提醒的场景。

在迎新的前一天,为方便家长和学生找到自己,赵海鹏和另外三个班代分别给各自负责的学生打电话联系他们。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半,还在睡梦中的他便被一个来自甘肃的电话叫醒,睁眼一看,是家长带着新生来报到了。考虑到路途遥远,家长和学生坐了一夜的火车,赵海鹏二话不说便从床上爬起来,来不及洗漱就和班代们“蓬头垢面”地去迎接新生,并带着他们去食堂吃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艰苦奋斗粥”。

从凌晨四点钟开始就源源不断地有新生来报到。由于当天还有课,赵海鹏从教室和迎新的现场来回奔波。看到有些同学独自一人从较远的省份赶过来报到,担心学弟学妹们会水土不服,他便决定晚上和大家一起走访寝室。“毕竟我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第一次离开父母家乡心里多少会有点难过,我想告诉他们有事可以尽管联系我。”赵海鹏说。走访完寝室后将近九点钟,他收到了老师集合的通知,赶去教室核对信息,打电话给没报到的新生确定情况。不知不觉忙到了10点,这时门卫进来提醒他们该走了。

 9月份夜晚的四平,空气中透露着丝丝凉意,刺骨的寒风丝毫没有削减锐气。为了早些完成工作,尽量不打扰家长们的休息,赵海鹏和其他几位班代便找了一处路灯,在路灯底下核对信息打电话,昏黄的路灯映照着他们的身影。回到寝室开始休息时已经夜很深了。“那天有多累我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是和大家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真的非常开心。”赵海鹏笑着说。

 

蜕变·化身成“钢铁侠”

 

赵海鹏心目中的钢铁侠是那些既能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又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人,而他也一直立志成为这样的人。

当提到对学生干部这一词的看法时,赵海鹏说:“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然后才能以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大家作表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会有的。在学习与工作发生冲突时,他就“从海绵里挤出水”来学习,在高效率完成工作的同时,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准备英语四级考试的时候,恰逢学生会承办舞蹈大赛和“音诗画”大赛,刚开始赵海鹏十分担心自己的英语基础差,即使紧张他也仍然告诉自己不能向困难低头。大赛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他尽量保证自己的每一次排练都能够参与。经过多次彩排,他对大赛的每一个环节都熟记于心。需要他用道具的环节在开头和结尾,于是在这中间的空闲时间里,他便拿出小本子,一个人在角落里背单词、练习听力。工作结束回去后,他仍挑灯夜战,做真题和语法练习,直到凌晨两点才开始休息。这样的生活作息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在高强度的学习与工作的日子里,赵海鹏也并不是一直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他也有特别难过和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作为一名文科生,专业课程《概率论》的学习对于他来说十分吃力。每天在学生会和18级的新生班里忙碌,还要学习专业课和准备考证。他反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让自己这样忙碌?为什么要进学生会?为什么要当班代?然而这些答案早已在他的心中明了。“学会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学会最大化地利用时间,效率一样会很高。”他不停地自我反省,自我开导。“后来这段难熬的日子过去了,回过头来想想,能把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十分值得自豪。”赵海鹏表示。

      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被眷顾,在一次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他都能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当得知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一次就考过了,本身英语基础能力就不强的他非常激动,他告诉自己他也能成为“钢铁侠”。一次又一次的奖学金,一张张证书,都是赵海鹏努力付出后得来的回报。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学生干部不仅可以把工作处理得很好,在学习上同样也能给大家作表率。

      赵海鹏说,今后的日子里他会继续以学习和工作为主,在这期间加把劲考过与专业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同时充实和深造自己,准备考研,期待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青春从不缺乏黯淡,但成长道路也总会有未断绝的那一缕光。那缕光的来源,便是自己。昏黄的路灯一直伫立,浪漫着、孤独着、且奋斗着。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