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述查干淖尔的故事

简短说明
2018 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报道吉林查干湖冬捕新闻的同时,播出吉林动画学院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化学家、教授曹保明,“向世界讲述查干湖”的故事。2019 年 3 月 1 日,吉林动画学院记者对曹保明进行了专访。

  大风呼啸,掠过广阔的冰面,苍茫的苇子像层层波浪哗啦啦响着,飞起漫天芦花。渔把头领着网队,坐着大爬犁,拉上冰镩、渔网直奔湖面。先看卧子后插旗,四杆旗定区域,第五杆旗插“下网眼”,第六杆旗插“出网眼”,入夜换六盏风灯……这是属于查干淖尔湖畔的冬天,也是属于曹保明的冬天。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这个黑胡子老头就时不时坐着一辆毛驴车,出现在查干淖尔。狗皮帽子加围脖, 贴身棉袄加大衣,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查干湖的冬捕盛景,都离不开这个人的努力。他用数不清的脚印和上百个采访本,深入了解查干湖的渔猎文化,孜孜不倦地向世界 讲述着这些来自华夏久远岁月里的故事,讲述来自东北 渔猎中的“江湖”。

  2018 年 12 月 28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报道吉 林查干湖冬捕新闻的同时,播出吉林动画学院东北地域 文化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化学家、教授曹保明,“向世界讲 述查干湖”的故事。2019 年 3 月 1 日,本报记者对曹保明 进行了专访。


 误打误撞 他在东北深处捡了块“大金疙瘩” 


  高个头,方阔脸,高颧骨,黑胡茬,说起话来急促生 动,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热诚、认真、豪爽、干练,曹保明老 师和想象中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关东大汉。1949 年 9 月, 他出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的一个农户人家。后随母亲姐 姐一块儿投奔长春的外公,从此成为吉林人。和诸多共和 国的同龄人一样,曹保明的童年是清苦的。那时他最大的 乐趣,就是听母亲边劳动边给他讲“瞎话儿”。一串串娓 娓道来的故事传说,滋养着一个农家孩子干渴的精神世 界,在无形中埋下了人生伏笔。

  曹保明长大后,当过知青,做过翻砂匠,后考入吉林 大学中文系。1976 年,曹保明在吉大毕业,留校任教,他 带着几名学生开始抢救文化遗产的工作。长白山木帮、淘 金、狩猎……曾经在吉林这块大地上延续和焕发着动人 光彩的文化被他挖掘、记录、保护下来。 

  “我放不下乡亲们,放不下村里面的人和事,我要尽 我最大的努力留住更多的村落文化。”曹保明说,他的工 作没有先例,所有的路子都要自己踩。他深深地认识到, 受到称赞的应该是创造这些民间文化的劳苦大众,是他 们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他认定,要全面彻 底地了解和掌握某种文化,就必须找到这种文化的传承 人。他于是要植根于民间,植根于黑土地,辛勤耕耘,做一 个黑土文化的拓荒牛。 

  这件踏破铁鞋、磨破嘴皮的苦差事,曹保明却爱得不 得了。“我喜欢做这件事,也喜欢讲故事和听别人讲故 事。”他说,“村落文化就是留住乡愁,乡愁是记忆、是怀 念。从小母亲就喜欢给我讲故事,现在我又把这些故事讲 给我儿子听。东北深处的乡愁就是一个个故事,这其实就 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上世纪 70 年代末,曹保明调查少数民族文化采访村 落文化时,前往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偶然的一次机 会,他第一次见识到了查干淖尔冬捕。 

  “一开始,我并不是刻意去寻找查干淖尔冬捕,偶然 看到后,听说查干湖上的冬季捕鱼是当地人维持生存的 古老风俗,觉得神奇,就走进去了。我心里就像突然找到 了一个宝一样。”曹保明说:“我越调查越不知道累,回到 窝棚以后,给我累的甚至衣服都不脱,搂着笔记本就睡 了,可做的是美梦,今天,我算得到大金疙瘩了。” 


走近大湖 生动诠释几代守护者的荣耀与期待 


  从那时开始,查干淖尔的冬季,就多了一道独特的风 景线。曹保明经常乘火车到附近县城,花 20 元钱雇一辆 毛驴车,哒哒哒地出现在茫茫的雪线上。不要以为他是坐 着来的,盘腿坐久了可就成冰雕雪人了。几十里路,有一 半路程他是跟着毛驴车跑过来的,还不能太快,快了就把 毛驴甩后头去了。有人问他,你一个知名学者,怎么总是 一个人跑来跑去,而且跑的都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让 群狼撕了或熊瞎子舔了怎么整?曹保明说:“要说不怕是 吹牛,不过我不愿意有人陪,一是怕喝酒,二是官员在旁, 老百姓就不愿意跟你聊‘闲磕儿’了。” 

  进了西山外屯,鲜鱼的腥味儿和炖鱼的香味儿扑面 而来。各家房顶、墙头、柴垛上统统晒着鱼网,院里屋里到 处摆放着渔具,孩子的书包、姑娘的头巾和饭店师傅的围 裙上都装饰着鱼的图案。年近六旬的渔把头石宝柱领着 曹保明,来到查干湖的冰面上。老人身穿老皮袄,足登靰 鞡头,天生有一股逼人的豪气:“冰是我的大炕,雪是我的 院套,湖是我的被窝,鱼是我的儿子!”曹保明震惊了,天 哪,城里作家打死也说不出这种给力的话! 

  冰下行网,扭锚走钩,马拉绞盘,完全依靠传统工具 和古老技法的冬捕作业,是一千多年前辽金时期的春捺 钵文化,是祖先的劳动情怀和智慧结晶,也是一代又一代 传承者的乡愁。曹保明说:“他们渔民给我讲的,全是你渴望去听的那些生命的故事,这个生命的故事,彻底改变了 我的认知,我才觉得,原来这一个简单生产过程,会有这 么生动的内涵。” 

  扎进生活里,让曹保明看到了太多的惊异与神奇:老 江湖能通过看冰面、观冰色、听鱼“走”,判断出冰下有鱼 无鱼;鱼钩揻好后,要先放在陶罐里烧红,再放到醋盆上 抡锤敲碎,落进大醋盆里;捕上来的鱼大且多,一网打上 几万斤是常事,需用三四匹马拉动“马轮”把网拖上来。在 长达四十年的跨度里,曹保明将他上百个采访本中纪录 的故事转化成《最后的渔猎部落》《恒久查干淖尔》《冰湖 腾鱼》等十余部书籍,并出版英、韩、俄、日等多种外文版, 向世界讲述中国北方民族渔猎文化。其中,《最后的渔猎 部落》获首届“徐霞客文学奖”;2008 年,查干湖冬捕习俗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查干湖时,嘱咐乡亲们“守护好查干湖这 块‘金字招牌’,让人民年年有鱼。” 

  总书记的话,对曹保明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他觉得, 总书记仿佛是对他说的一样。曹保明于是下定决心,要保 护好、传承好这块“金字招牌”,决不能失去传统,丢掉特 色,要让这块“金字招牌”永远闪闪发亮。于是,他利用十 一国庆期间,采访了总书记接见过的 15 名渔夫,写出了 《闪光的记忆——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一书。 


艰辛跋涉 把东北历史文化“吃干榨尽” 


  很快,曹保明关于查干湖的作品引起广泛关注并引 发了开发热潮,当地政府确立了一个地域节日,用的就是 曹保明的书名《最后的渔猎部落——东北渔猎文化节》, 如今已举办 11 届,中央电视台也来做过直播。“东北是一 块时时在感动着人,人一旦被它感动,又忍不住去感动别 人的土地。”四十年里,文化因守护生态而持久,生态因传 承文化而驰名。曹保明亲眼见证并推动了渔村从寂寂无 名到全国知名的过程。

  同时,作为一名从事文化工作的专家学者,曹保明每 年都向政协全体会议、政协常务委员会提交大量的提案, 并被采纳和应用。他的《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保护身边的 古村落的提案》、《关于吉林省民间文化产业开发的提案》 等几十个提案都相继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为推动我 省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曹保明说,“这些年,我一直 在抢救东北的文化,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大家越是认可 我,越是关注我,我就越觉得,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 多。”40 年的努力,终于让世界将眼光看向了东北,而他 也走进了世人的眼中。 

  著名文化学家冯骥才说:“每逢年节,合家团聚,我知 道有一个人却在路上,他就是曹保明,东北的许多文化是 被他抢救保护下来的。如果中国多几个曹保明,我们的文 化将会保护得多好啊。”他把一生一世的心血生命全部投 进艰辛的跋涉和近乎疯狂的写作,总共创作出包括修订 版、增修版在内的 120 余部、2000 万字以上的皇皇巨 著——在中国,第一人。 

  他没时间没精力为自己和家人的事情操太多的心, 却为许许多多穷苦乡亲和面临毁弃的历史遗存、民间传 统奔走过呼号过。这样的选择,三五天是可以做到的;三 五月,咬咬牙是可以做到的;三五年,一些意志坚定且有 远大追求的人也是可以做到的;但三五十年,曹保明总是 在乡村,总是在底层,总是在路上,坚持做一个文化的“拾 荒者”、“守望者”,以“舍我其谁”的决绝精神,弃绝安逸享 受。他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挖掘三尺”, 抢救了大量的东北文化遗产;他带领志愿者探访传统村落,写出了 15 个村落的文本,抢救保护了 88 个传统村 落;他笔耕不辍,百余部关于东北文化的专

  “著作等 身”,不仅为东北民间文化遗产“留根”,更为中国传统文 化遗产锦上添花、流芳百世。他为大东北创作了一部史 诗,续写了一部“家谱”。他把吉林变成了一座博大、恢弘 的露天博物馆。

  现在,曹保明仍在不知疲倦地奔走着采集着书写着。 他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几乎把吉林乃至东北的历史文 化“吃干榨尽”——用东北土话说,他把家乡的文化遗产 几乎“罢园”了,留给后人的活儿不多了。随着时间的流 逝,老行帮、老把头们相继离去,但是,曹保明的书,留住 了东北文化。 


培根铸魂 促进东北地域民俗文化产业发展 


  吉林动画学院董事长、校长郑立国对曹保明先生十 分敬重。为推动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促进东北地 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18 年 9 月,郑立国聘请曹 保明担任学校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院院长一职,希望他对 学校东北地域民俗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创产品及相关项 目创作进行艺术指导工作。 

  曹保明来到学校后,立即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全面启 动对东北抗联老兵资源的调查。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放 弃所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为了更好地记录《东北抗联》资 源,联系了抗联英雄杨靖宇之孙马继民,利用自己的文化 影响和知名度去发动社会各方面人员,先后落实了孙庭 江等 12 名活着的抗联老兵线索,并组建了《东北抗联》工 程工作组。 

  “很多老兵的年龄都太大了,他们随时都有故去的可 能。我们前段时间还参加了一位老兵的追悼会。”曹保明 心痛地说。2018 年末,他带领吉林动画学院《东北抗联》 记录组一行开赴基层,进行抢救性记录,他拔山涉水,先 后对敦化县,汪清县,白山市,临江县,长白县,集安市,九 台市,长春市的 13 名老兵进行了采访、记录,十天行程几 千公里,保留下了珍贵的抗联原始资料。 

  2019 年春节后的正月十五,曹保明一边调查老兵线 索,一边开展有影响的抗联文化宣传活动,代表吉动学院 《东北抗联》工程组,在长白山松江河大碱场村为杨靖宇 和 42 名牺牲的抗联战士举办了灯祭活动,《吉林日报》头 版发表了《天涯共此灯》,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国家重大媒体都进行了跟 踪报道,扩大了吉动和《东北抗联》工程的影响力。

  同时,曹保明先生共为我校提供了故事素材《留给自 己的炸弹》《失踪的战士》等十一篇,提供动画素材文本 《人参长在大树上》《含泪灵芝》《黑鱼捎书》共三部,为动 画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乡土素材。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根,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魂。2019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 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化文 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职责使命。四十多年来,曹 保明做的就是这样的事。在他的书里,所有古老的行帮文 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经过虎口夺食般的抢救,如同“复 活的军团”呐喊着冲上今天的地平线。那些几近失传的民 间风俗、传统工艺、绝唱绝活儿,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赖 以生存、源远流长的血脉。

  历史永不落幕。因为记忆还在,血脉还在,温度还在, 雄心还在。曹保明笔下的渔把头们仍在查干淖尔的大爬 犁上发出勇猛的呼吼,扭锚走钩,疾驰而去。(闫琦)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