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
献无悔青春 愿赤心长留——记我校水稻研究所所长凌凤楼
有些人,为了自己内心那份坚守,笃定地行走四方,哪怕路上布满荆棘。亦有些人,淡泊地安于一隅,但却执着那份信念,哪怕无波无澜。当所有人都忙于奔走寻找时,他早已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培育优质水稻品种,让中国的老百姓吃上最优质的中国大米是他始终坚持的梦想!他就是我校水稻研究所所长凌凤楼。
凌凤楼1991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多年来,还他一直担任吉林省农业技术协会水稻协会主任、吉林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农委农业咨询专家。作为吉林省农委“12316”“12582”专家,他长年在电话里为全省农民解答水稻栽培疑难问题,并撰写了水稻栽培技术科普《水稻技术200问》《水稻技术400问》等书籍。他每年都为全省近5000人讲解水稻栽培技术知识,并带领参观吉林农业大学水稻新品展示田,免费发放水稻栽培技术服务书籍。几年来,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水稻相关研究论文6篇,承担国家级、省级项目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项。以第一育成人身份育成水稻品种16个,且均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6个品种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奖项。
志存高远 青年立下兴农志
凌凤楼出生在吉林榆树,幼时在农村生活,学习之余他一直帮家里种地。天不亮就下地做农活,跟着母亲深入到田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虽然艰苦,但这对于之后步入农业大学的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这段经历带给凌凤楼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磨练,更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也正是这段经历,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希望能考入一所农业大学,将来做一名农业技术战线的工作者,改变农民辛苦劳作的传统农耕模式,于是他报考了吉林农业大学,并顺利考入了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他的水稻梦从这里开始。步入大学的凌凤楼,在老师们眼里是一名实践能力强、善于思考、热爱劳动、有毅力的优秀学生,他把学习当成乐趣,他也深信农业知识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变。“二十多年前,农学系老主任邬信康教授从美国回来,提出我们要搞优质米育种,生产的大米食味要好的要求。”也正是那个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我们不仅仅只满足于温饱,更要吃的健康,吃的放心。他说,“目光长远的老主任瞄准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还要挖掘广阔的国际大米市场。白山黑水滋育的松辽平原,种植作物条件优良。搞优质食味米育种,不仅要满足高产,还要有广适性,适于机械化采收,要抗倒伏,有多重兼顾性。”他把这些都牢牢的记挂在心上,并时刻准备着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学习,苦心钻研来实现老主任的愿望,这最初的愿望成为了他未来三十多年乃至毕生为之努力的研究方向。
苦心钻研 守得云开见月明
毕业后,凌凤楼就选择了水稻育种研究工作。刚开始接触科研只是给老师当助手,经常下到水稻试验田,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署,他都要按时记录水稻生长的各种状态,比种田的农民还辛苦。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渐离不开实验田,水稻在他眼里已然成了自己可爱的孩子了,每天都想去看一看。早上五点半起床奔赴实验田,晚上七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披星戴月,数十年如一日。凌凤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大地之子的抱负。多年来的劳作,年轻时的帅小伙不断经受着土地的滋养,黝黑的手透露出的是他对水稻科研事业的辛勤付出,烈日灼心下的汗珠折射出他对水稻育种纯粹的热爱。我们不难想象,是怎样执着的心才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坚守住对水稻事业的执着,是怎样钢铁般的意志才能够忍受住灼灼日光的曝晒。而凌凤楼自己也说,工作环境的确很艰辛,起早工作,整日观察,狂风日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他田间育种的常态,稻田间他是最朴实的农民,一滴滴汗水滴落进土壤,在四季更替里的稻田融合成一幅播种和收获的劳作画面,傍晚农学系水稻育种的实验室灯光总是亮着,他每天都专注自己的科研,这样一开始便是数十载。
多年来,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水稻育种实验需要他在海南和吉林两地分别种植,两地双线一起实验,这样一年就可以做出三年的工作。从事水稻研究的过程中,对他来说打击最大的事情,莫过于设计了许多理想实验,按照育种目标设计年复一年的实验,等到即将收获时却发现当初的设想和结果存在很大偏差。多年的努力都需要在一次次失败中再重新开始。回想起那段时光,他想到放弃,认为投入了那么多的努力,但结果却还是不尽人意。他也曾徘徊过,之前的努力难道就这样白费了吗?他也曾迷茫过,面对没有回报的实验结果,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他看着那些实验报表,看着试验的土地,心里一阵阵悲痛。那是他青春时就留下的梦,那些水稻不仅是他的事业,更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他每天细心浇灌、栽培他们,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当时很多同事都在失败面前选择了放弃,但是他依旧怀有初心,怀有对这片吉农沃土的赤子之心。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就回想自己立志报考吉林农业大学,曾经付出那么多努力去照料这些水稻,回想起邬老师说要研发水稻新品种,这些都是一所农业大学科研工作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职责,他便默默排解自己的烦恼,调整自己的心态,每天都想象着总有一天自己会克服一切困难,在水稻育种工作中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虽然有很多人离开了水稻事业,但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辛勤的努力总是需要时间才能够看出成效。这期间有很多前辈一直激励着他,这些前辈都和他一样心怀一颗赤子之心,想要为母校做些什么,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凌凤楼表示,不仅有学校的政策支持,学院也一直在支持着他。正因如此,他觉得自己更有责任和义务来坚持自己的选择,育种已然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深沉的眷恋着这片土地,他也坚信,他的付出总会有回报。十几年来,凌凤楼穿着实验服,顶着烈日一直投入到他最爱的稻田里了。终于在去年,经过近30年的艰辛付出,凌凤楼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吉农大521”“吉农大531”,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心有大我 千里沃野稻飘香
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之路是百转千回。首先从父本母本的双亲杂交开始,到品种的稳定,需要六到八年。稳定以后,品种进行鉴定,产量性状够不够,米制食味好不好,抗病性好不好,抗寒性好不好,抗倒伏性好不好,抗盐碱,抗旱,抗除草剂,都需要不断筛选。等优质性状选完以后,拿到国家进行试验,只有当北方地区几个省的实验成果表现都符合标准,国家才能进行认定,认定过程至少三年。想要研究出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六到八年时间才能研究成功,之后还需要参加三年国家实验,这样就是九到十一年,才能真正研究完成一个新的水稻品种。十年,人生又有几个十年,他把他生命最宝贵的时间献给了这片土地,献给了育种事业。成功偏爱追梦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他的艰辛,不求回报,终于获得了成功。凌凤楼培育的“吉农大521”,2016年初试平均亩产 589.22 千克,较对照龙稻20增产 5.96%,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 77.8%。“吉农大531”,2016年初试平均亩产688.02千克,较对照组吉玉粳增产6.43%,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 75%。“吉农大521”“吉农大531”实现了吉林农业大学国审水稻品种零的突破,在农大作物育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大面积推广对于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加快我省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吉林稻米“好吃、营养、更安全”的发展战略也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今年,在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中达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活动上,“吉农大667”荣获金奖,水稻口感好、品质优、食味值高,获得大赛评委会一致好评。该品种的食味值已超越国际领先品牌日本“越光”稻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吉农大667”是吉林省水稻育种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该品种水稻的选育以及未来大面积推广对于从根本上促进东北稻米品质提升与对吉林大米产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对实现吉林稻米“营养更好吃”的发展战略也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初心不忘 砥砺前行再逐梦
从农村到城市,无论身处何方、所从何事,在他的身上永远闪耀着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的初心从未改变,他的奋斗从未停歇。在凌凤楼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的团队继承了老师 “不怕苦,不怕累”的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如今年轻人的潜质很大,需要更加细心的培养,才能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如今的科研团队需要不同的人才。作为老师,要做好带头工作,发掘学生的潜力并加以培养,还要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在科研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不断精进科研水平。”对凌凤楼而言,就是想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化作一棵大树,用枝繁叶茂的一片绿色为年轻人成长护航,将自己一生根植于地下,滋养这片松辽大地,也滋养着水稻事业。
现在,凌凤楼又将科研工作重心集中在水稻旱作上。“水稻旱作”是节水种稻的一种方式,直接把种子播种在旱地里,通过喷灌等方式种植水稻。“我们在吉林省节水种稻这方面还是比较领先的,在学校已经有四公顷的试验田,长势非常好。” 凌凤楼自信说道。水稻旱种省去了扣棚、催芽、育秧、泡田、耙地、插秧等环节,减少了田间作业次数和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水稻旱作的大面积推广,将会有利于国家淡水资源的节约,为淡水资源的保护将作出一定贡献。多年来,他在水稻科研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如一阵温暖的春风,点点暖意席卷大地。采访结束时,凌凤楼老师表示,在未来的水稻育种工作中,他将不忘初心,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长留一片赤心,如他所说,农业科研工作者要能吃苦,要能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科研初心,成功一定会属于努力勤奋的人。归根到底,初心不改,是源于责任与热爱,是一片赤心长留于心中。这世间故事水流花开两从容,不如把生命洒脱成一蓑烟雨任平生。凌凤楼就是这样的一位科研工作者,风雨兼程中,赤心长留。
探索“三三三”党建模式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全国样板党支部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集体。支部现有党员25人。其中教师党员3人,学生党员22人。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支部自2002年11月成立以来一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昂扬乐观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追求,探索“三三三”党建模式,完善支部建设,现已成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坚,党的政策宣传的扩音器、服务师生的排头兵、“成才筑梦”的领头雁!
做优“三个”学习平台 深化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做优“红色教育”学习阵地平台。为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坚定师生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支部在校、院党委的指导下,2011年6月在学校建成了吉林省高校首个“三专”(专家指导、专题建设、专业服务)“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砥砺八载,现占地2400㎡,包括展室、展厅和展廊3个区域,10部分专题展区的红色教育基地。丰富的革命历史史料、辉煌的社会建设成就、丰厚的人文历史景观,成为党员们引领师生学习党史国史、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佳园。做优“互动宣讲”学习交流平台。创办“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60期的红色经典书籍的阅读和分享活动,使支部党员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为真正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党员们的党性修养和为人民服务意识。创建“微党课”平台。28次的微党课,支部坚持用身边人和身边事进行教育,把“说理”与“陈情”,“高大上”与“真活实”结合起来,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在讲党课、听党课过程中,党员们回顾了党的光辉历史,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做优“网络信息”学习共享平台。支部利用“互联网+党建”,把支部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推动支部党建与信息技术融合、党员教育与现代科技同行,积极探索支部党建“4e”工作法,通过以“e平台”提升党员管理水平、以“e培训”丰富党员学习载体、以“e服务”拓宽党内关怀渠道、以“e监督”充分发挥党内民主,有效解决当前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存在的入党动机世俗化、功利化、多元化,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不够扎实,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利用网络党支部发布相关学习信息1000余条,开展网上集中讨论40余次,收到广大党员心得体会、反响近600条。
做实“三大”服务项目 深化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做实“生命之光”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支部依托“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平台,无偿向吉林省高校大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一站式”的党史国史讲解服务。8年来,支部先后接待了吉林省一汽集团、吉林省送变电总公司、吉林行政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企事业单位近2000个团体逾10万人的参观学习。吉林省志愿者联合会官网头条以“吉林农业大学‘红色讲解员’让志愿服务亮闪闪”为题,对支部八年如一日传递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传诵红色事迹进行了报道。吉林省委副书记高广滨曾这样评价红色教育基地党员讲解员志愿者,“你们讲述的不仅是共产党的历史,更是共产党的未来!”做实“生命彩虹”科技支农服务项目。支部依托学科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了“生命彩虹”科技支农服务团。10年来,服务团深入吉林省200余个村组,开展调研30余个,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20余场(次),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支部党员张引鹤带领100余名成员奔赴吉林省7个地区,59个乡镇,127个村庄,展开了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百村千户”调研活动。调研形成的报告—《吉林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问题和建议》,在省委内部刊物《调研与决策》上发表,这是我校大学生首次为吉林省委决策层成功提供决策参考。做实“生命使者”联系学生服务项目。党员联系新生。党员进新生寝室,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对新生进行引导,助推新同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党员联系学困生。党员“一帮一”助学,通过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辅导等措施,托举学困生成长。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定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情况,以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向入党积极分子言传身教,助力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支部党员王佳琦作为吉林省四所高校的五名大学生代表之一结合支部开展的“生命使者”联系学生服务项目,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向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作了汇报,并得到高度评价。
做强“三项”创新载体 深化创新型党支部建设
做强“生命之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实现党员立足学科专业引领成才的载体创新。支部依托学院优质教育资源于2009年6月成立了实训中心。九年来,支部先后组织1000余名同学进行了创新创业实训。近三年,实训大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5篇,SCI、EI收录42篇,孵化的作品中有180余件荣获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奖励。实训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活力党(团)支部、吉林省优秀学生创新组织。做强“生命之光”党员党史社会实践团,实现大学生入党后再教育的载体创新。支部撰写课题连续五年(2014-2018年)中标团中央“井冈情·中国梦”全国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每年支部的20名党员都会到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寻根井冈山,让党员们了解了先辈为信仰浴血拼搏,更让他们认识到肩上的重任。实践团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全国优秀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做强“生命绿洲”校友林,实现党员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感恩精神的载体创新。2009年,支部在学校创建了“生命绿洲校友林”。毕业生亲手种植绿树,支部统一组织挂牌,并负责管理维护,以便毕业生日后回访母校,感念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过9年的精心培育,现已种植绿树200余株。“生命绿洲”校友林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奖、吉林省德育载体创新奖。
五年来,支部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活力党(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吉林省高校优秀创新学生组织等荣誉称号18次。支部先后有80余人次教师党员被授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名师、吉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180余人次学生党员被授予全国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吉林省十佳大学生、吉林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长春市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教育报、团中央微博、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等40余家媒体先后100余次对支部及支部党员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潮平海岸阔,风好正扬帆。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将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契机,主动把握、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夯实基础,开拓创新,强化服务,以科学发展观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规划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支部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新思想的坚定践行者,一如既往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扎根吉林大地 助推乡村振兴
——吉林农业大学 粮食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教师团队
心存大爱,献身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矢志报国
吉林农业大学粮食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教师团队拥有着献身农业教育发展的爱国之志和对学生教书育人的仁爱之心。为了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团队中有一半以上成员先后赴海外求学,这些老师既是团队的中坚力量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为了国家弃了小家,毅然走出国门。在国外求学时,这些老师勤学惜时,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对知识的勤勉学习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国外专家和同行。团队成员王玉华教授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出色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务后,当时对方就想高薪留任,面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科研条件和便利的生活条件,王老师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如期归国。因为他们出国之前就报着学成必归的态度,他们感恩白山松水对自己的培养,更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回馈吉林大地。他们总是这样说:“我们之所以要到国外学习,不是为了我们能先一步过上这样的生活,而是为了让国内的科研和生活水平早一天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水平,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他们坚信没有祖国的强大就不会有个人的发展,而个人的成长只有在奉献祖国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变得更有意义。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职责,心存仁爱才能把这份事业做得有温度。为本科生上课,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这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团队教师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还主动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加班指导学生参赛成了常态,每次都是学生提醒起寝室要关门了,才发现已经到了深夜。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近20年的时间团队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近20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成为了农业领域和食品企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团队教师指导大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国家奖1项,省级奖4项;团队带头人刘景圣教授获评吉林省师德先进个人,团队成员多次获评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党员之星、教学名师、教学新秀及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体现在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团队教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讲课程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2门、吉林省优秀课程2门,主编教材获吉林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人获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4人获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
立足专业,建强创新科研队伍、育人兴农
为了更好服务吉林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吉林农业大学于2000年创建粮食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教师团队。吉林省是粮食大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作为我省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成为粮食精深加工强省,就得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而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关键中的关键。目前团队成员共16人,其中1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为高级职称。都是所研究领域的精英和中流砥柱,他们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既有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又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夜以继日做试验,废寝忘食搞研究,5年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出22个新产品,这是这个团队开拓创新搞科研的一个缩影。针对国内主栽玉米品种多,适宜主食加工的玉米品种不明确,玉米主食营养特性和食用品质差等一系列制约玉米主食化加工的技术瓶颈,刘景圣教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对全国不同区域的一百余种主栽玉米品种进行采样分析,从营养和加工适宜性角度筛选出主食加工适宜品种。应用场辅助生物修饰、全营养组配等技术对这些品种的玉米开展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历经5年,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了上千次试验,终于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研发出蒸煮类和焙烤类玉米主食专用粉、全营养玉米重组米等系列产品22种。产品在长春中之杰食品有限公司、吉林恒昌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了示范生产,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7亿余元。该研究成果于2018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紧紧围绕吉林省粮食精深加工和功能性食品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在玉米食品品质提升与主食工业化、玉米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玉米淀粉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玉米生物转化技术研究与功能食品开发等方向开展相关技术研究。2011年建成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创新团队,2012年获批“玉米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研究”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014年建成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研发团队,2016年获批“玉米主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首批吉林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2018年获批“首批全国粮食行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目前团队成员获评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全国粮食行业领军人才、吉林省首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层次、二层次、三层次)、吉林省创新创业杰出人才、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20余人次,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成绩的背后是团队成员的默默付出。蔡丹老师是位军嫂,2010年8月,团队的科研工作正在攻坚阶段,恰逢吉林市永吉县发生特大洪水,她的丈夫到抗洪一线抢险救灾。每天面对对丈夫的挂念和繁重的科研任务,让她身心俱疲,当听到丈夫的战友在抗洪抢险中不幸牺牲的消息时,她整夜没有合眼,既为丈夫战友的牺牲感到悲伤和难过,同时,也让她更加担心丈夫的安危。可是到了第二天一早,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开始了繁忙的工作,用她的话来说,担心是没有用处的,手上的科研工作也不能停止,只能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来缓解为丈夫担忧的神经。终于,肆虐的洪水停止了脚步,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圆满成功。没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不能照顾生病的家人,团队成员中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以粮食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教师团队为核心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现已发展成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同时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被批准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国家项目,多年来培养了4000多名食品专业领域高级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了真正实现育人兴农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刘景圣教授带领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率先在全国农业院校中创建校企联合董事会办学模式。董事会联合办学构建了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师资培养、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成为了学校办学的特色,真正实现了产学研合作。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董事会成员单位已由成立之初的11家发展到35家,共建联合研发中心5个;董事会企业提供横向合作经费及研发基金达1000余万元,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32项,联合开发新产品67个,为董事会企业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
胸怀天下,深耕吉林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要端稳自己的饭碗,技术和粮食都要自立,产业才能自强,东北才能振兴。以农产品加工行业知名专家刘景圣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一直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的设计、咨询及评价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和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重大科研项目规划,制定和审定地方标准等,为吉林粮食产业深耕不辍。
农产品安全是民生大计,外交无小事,当这两件事碰撞到一起的时候就更需要超常的智慧、勇气和博大的胸怀。2008年至2015年,团队带头人刘景圣教授作为“吉林省世界银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带领和组织相关专家主持承担了项目的总体设计、可行性论证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项目前期,与世界银行项目专家团进行了几十次的磋商、谈判和论证,常常为了达成一项共识与外方进行反复的交流与沟通,有时候也会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而争论得不可开交。历时一年半的时间,经过细致沟通和艰苦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共识,项目得到正式启动和实施,此项工作得到了吉林省政府和世界银行充分的肯定。项目总建设经费14亿人民币,建设内容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农业规范推广,公共监测,实用性研究、培训和宣传及安全农产品生产链示范等,涵盖了吉林省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项目成果在全国形成了示范推广,为吉林省乃至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团队带头人刘景圣教授参与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食品领域重大项目和发展战略的设计和论证工作,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规划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科学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他主持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重大专项,并且作为副组长负责编制项目指南和课题设计与论证工作;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方便即食食品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及新产品创制”重点专项的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了项目课题和子课题的设置和任务落实工作;正在参与国家科技部现代食品领域2020-2035科技发展规划的论证和编制工作;参与吉林省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建议和论证工作。
团队还立足于科研平台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从2000年的一个初创团队现在已经发展成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平台、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吉林省食品工程创新中心,吉林省食品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平台;拥有6000平方米实验场所,建成粮食精深加工中试生产线7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3个,关键仪器设备210台/套,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平台建设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平台作为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工程化中试基地,为我省农产品加工和地方经济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东北的这片热土上,吉林农业大学粮食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教师团队,把爱铺在田野,将智慧化为雨露,用勤勉和奉献播种耕耘,目前已然硕果累累。从“十五”到“十三五”期间,团队先后主持承担粮食精深加工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性(粮食)科技专项、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科技专项、吉林省省长基金项目、吉林省“双十”重大攻关专项等国家、省部级课题58项,纵向科研经费达1.2亿元;获得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20篇,其他论文220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3部,授权专利63项,制定标准26项;在玉米主食化和功能化加工技术研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团队先后与中粮集团、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累计转化技术成果47项,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近60亿元,新增利润近12亿元,为国家和吉林省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程已经启航,吉林农业大学粮食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教师团队定会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扎根吉林大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