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代汉语老师
我的古汉语老师
刘斌
我很庆幸,作为侯云龙先生的学生。
在我入学之初就听到了侯云龙老师的大名:中文系最宝贵的老先生;侯云龙侯爷爷。但可别直称老师为侯爷爷,因为会被罚款二百。
老师很调皮,很难想象作为古汉语的老师会如此幽默。印象中的古汉语老师,有着和侯老师一样的外表,在加上一副刻薄的表情,就像传统的私塾先生一般。可我们的侯老师,会以一种严肃的语气讲述着自己只能被称呼为侯老师,不能称其为侯爷爷或者侯爷;会像小孩子炫耀玩具一样向我们展示他的文房四宝。他会可惜他的“徽墨”因为四平的水土不适裂为八块,会怜惜自己的“湖笔”被调皮的学生揉开了笔锋,会难过自己的“清代镇纸”被学生偷偷拿走。怎么去评价侯老师呢?一个德高望重,调皮可爱的老先生。
老师有一句口头禅叫“这是我上世纪从教时”,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一向是及时地给予权威的答案,五十载如一日。老师的授业不局限于课堂,晴空万里的夜晚,一堆人中射出一道绿色激光笔,是老师在教育我们天文历法;青天白日,一队人在校园各个角落探讨议论,是老师在带我们探寻各种古代文化。可老师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在于老师不仅仅在“教书”,更是在“育人”。老师著有一书,名为《一位长者的叮咛》,从各种生活小事以及待人接物方面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老师不会强行让我们去做什么,只是会给我们分析利害,让我们自己做出选择。“诸君以为何如?”老师时常问。而大家的答案都出奇的一致:“善”。
侯老师从教半个世纪以来,从本院到博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凭借着自己丰厚的学识以及温文尔雅的气质,老师在学生与老师之间非常受欢迎。我很庆幸,能成为侯云龙先生的学生;我也很骄傲,我的老师是如此人物。我觉得侯老师就是英雄,不光是我如此认为。老师作为教师,不仅“教书”,更是“育人”。老师作为长者,不论时间地点,总会给学生指出方向,解决问题。什么是英雄?自身发光并且能影响一代人的人就足以称其为英雄。侯老师发的光,照亮了半个世纪的中文学子,当为大英雄。
所以我很欣慰,有幸成为侯云龙先生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