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民族团结

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朴今海教授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民族研究院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927日民族研究院院长朴今海教授代表我校民族研究院赴京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并于101日参加了国庆阅兵和联欢活动现场观礼。“我相信每一朵花里都隐藏着果实,每一个民族都满含善意”。这是朴今海的职业信念。正是由于这份坚信与期待,朴今海带领的民族研究院团队总能在平凡中发现机遇,在躬耕中谋求创新发展,即使事务繁杂仍能醉心学术,即使春风拂面仍可警醒怠惰。

扎根边疆 誓以真心换诚意

自1997年成立以来,民族研究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需要,针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秉持着求真治学、待人以诚的信念,民族研究院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建立民族友谊的少数民族也越来越多。

最初的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只是局限在朝鲜族的研究,这有优势也有弊端,为了打破这种瓶颈,朴今海带领团队开始走出延边地区,走出吉林省,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一开始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的过程特别难,但经过不断地深入交流,终于用真心换来了他们的诚意。朴今海回忆道:“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与达斡尔地区的接触。之前,我们对达斡尔族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更是没有一点了解。2014年,在民族学术会上的一次交流研讨,我对达斡尔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带领团队大胆地走进达斡尔地区,走近这个陌生的民族。一开始对他们来讲朝鲜族也是一个陌生的民族,而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研究的团队,自然而然地就要承担起民族团结的义务和责任。可第一次交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达斡尔族并没有对我们敞开心扉,只是出于礼仪接待了我们。在离开的时候,我们郑重地表达了明年还要再来的意愿”。2015年,朴今海带领团队真的如期来到了达斡尔进行回访,并为达斡尔地区负责接待的相关人等带了辣白菜等朝鲜族特产。达斡尔自治旗原旗长见到之后颇为震惊,但更多的是感动。他拉着朴今海的手说:“没想到你们如此信守承诺,真的又来了啊!”达斡尔族的同胞们深切感受到了朴今海及整个团队的诚意,慢慢打开了心扉,与他们进行了深入恳切的交流。随后还找专人带领朴今海一行到各地方参观,并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莫旗的历史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民族友谊的种子也就是在这次成功交流后深深扎根在了双方的心里。2018年,莫旗建州60周年,他们专门发来邀请函邀请朴今海参加庆典。然而朴今海因出国未能参加,她深感抱歉并表示今后如有机会定会弥补这次缺席的遗憾。今年,莫旗举办大型的斡包节,并召开学术会议。他们再次向朴今海发来邀请函,并请她在学术会上致辞。朴今海不胜欣喜,为了能够助力此次活动的圆满举行,她反复斟酌致辞感言并如期前往。在致辞中,朴今海回顾了团队和达斡尔地区的交往历程,深情感念起这方水土这方人。发言几度哽咽,台下参加活动的代表也不禁被朴今海感人至深的致辞所感动。会后,老旗长专门找到朴今海激动地说:“您的致辞让我们感受到您对我们地区深厚的感情,这几年我们共同进步发展,将地区友谊不断延伸,已经跨越了民族的界限。我们的友谊是真正的民族友谊。”回想到这儿,朴今海不无感慨:“其实民族团结没有局外人,大家都是局内人,都是当事者,我们的一举一动在其他地区就是一个民族的形象,一个民族的化身,我和我的团队会终身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躬耕学术 真知灼见谋发展

即使琐事繁杂,朴今海仍然严于治学,专攻学术。以至于当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老旗长邀请其参加周年学术会时,朴今海首先想到的还是学术影响力。出于学术研究的初衷,民族研究院原本一直在搞朝鲜族研究。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出了吉林省便没有了学术话语权。朴今海发现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一是学术关注度不高,二是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于是,她开始率领研究团队将民族研究范围扩展到整个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正是朴今海对学术研究孜孜以求的严谨态度和创造精神,才开创了民族研究院的发展新局面。近几年,民族研究院以项目研究为契机,深入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社会转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且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等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建立了稳固的民族友谊。民族研究院也曾多次受邀参加达斡尔自治旗建旗纪念活动、斡包节、鄂伦春下山纪念活动等,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谱写了一曲新的篇章。

经过十几年的砥砺奋进,民族研究院目前拥有2个学术水平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并组建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形成了相对稳定、方向凝练、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先后构建了教育部民族舞蹈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跨界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吉林省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等,为民族研究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打造了良好的研究和实践平台。近几年民族研究院争取到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含西部项目);公开发表55篇高水平论文,出版23部专著编著,每年出版研究院期刊《跨界民族研究》和《朝鲜族研究论丛》。由民族研究院主办、与国家民委、吉林省民委和吉林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携手合作定期举办的“跨界民族研究论坛”,已然成为我们延边大学的学术品牌。

不忘初心 坚定航向再出发

朴今海这次赴京参观,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体会到了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视。她说:“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能浮于表面,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活当中的你来我往,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学术上的、意识上的交融,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我们要给予其他民族更多的尊重与理解,加强民族来往,加深民族友谊。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团队在民族研究中将始终抓住民族团结进步这条主线不放,积极与各民族互动,加强同各民族的交往,不断拓宽民族研究领域,维护民族团结。”

对于教学,朴今海一贯坚持民族人才的培养,始终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鼓励他们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随着延大其他民族学生比例的增多,朴今海以实际行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实现课程育人,她借助课程设置、学术活动、课外活动等教育实践,始终凸显民族团结进步这条主线,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学生看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发展面貌,感受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北京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时候,中新社记者采访了朴今海,当谈及对本次成就展的感受时,朴今海如是说,“这些70年的成果真是让人振奋,从少数民族参观团的角度来讲,我印象最深的是70年来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的体现。我们回去之后,还是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民族团结,让各民族师生同心同向共同前进。”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