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做有时代担当的新青年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多样的成长轨迹,青年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青年时期的所见所感对于塑造人的理想追求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与人民群众情同手足、休戚与共的青春记忆。为我们树立了不断为之成长努力的榜样典范,对我们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

“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鲜明印记。总书记这七年,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也是我们汲取力量和智慧的宝贵精神源泉。

七载磨砺  玉汝于成

大批外地人进入延安,近代历史上只有过两次,第一次是中央红军,第二次便是北京知青。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到延安,在这片黄土地上演绎了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奇迹。2.6万多北京知青到延安,在这个幅员并不广阔而且闭塞贫穷的区域里,经受了艰苦的人生磨砺,承受了严酷的风霜雨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1969年,从北京同乘一列火车去插队的知青,大多数人在插队一到两年内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在陕北一待就是七年。这七年来,黄土地风沙严酷、“跳蚤关”、“饮食关”、磨砺和重担接踵而至,与习总书记一起下乡的知青大多十六七岁,正值长身体的时候,但是当时陕北农村的条件差,若是哪个老乡能给一碗酸菜,便是能够让人十分满足的了。诸如打坝、修梯田等高强度的劳动......但凡是农村人干的活他都可以迅速上手,丝毫不矫情,即使烈日炎炎,即使肩膀和手掌磨出茧子,他也绝不喊苦说累。正是通过恶劣的自然条件、艰苦的知青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才磨炼了习近平总书记顽强奋斗、坚毅刚强的品格风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颗红星在东方冉冉升起。他是黄土地的儿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志存高远  善于辨析

青年习近平刻苦好学,勤奋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知识、丰富自身,他读书从来都是带着问题读、带着辨析读,他会就一个事实和观点进行深刻的纵向分析,找到更多的史实和事例分析对比,研究问题的方面广而全,擅长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他练就了善于辨析的能力。

他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了一件又一件大事、一件又一件实事,他勇于担当,身体力行,一切为了老百姓。青年习近平是一个志存高远、有远大理想情怀,而又脚踏实地、顽强奋斗的有为青年,他追求进步的信念执著而坚韧,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团、入党申请书,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直至最终实现自己光荣的理想。

青年习近平在插队生活中,带头参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为了解决农村烧柴的难题,他积极呼吁办沼气,几经周转,潜心学习,四十几天的学习归来,延川县在梁家河村等三个村子成立了沼气试点。没有沙子水泥,习近平就带着青年到十几里外去挖沙子、运水泥,池子漏水跑气,他就和技术员一块跳下去,清洗和修补沾满粪浆的池壁。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三个村子的沼气池先后产气点火,3个月时间就让家家都点上了沼气灯,震动了全县。为了解决农村的吃水问题,他带领村民挖井,然而挖井不是那么容易的,极具风险,再加上冬天冷水刺骨,没人愿意下到深处继续挖,习近平身先士卒,第一个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后来,人们一直吃着这口井水,但习总书记的腿也落下了疼痛的毛病;他带领村民打坝地,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他还种烤烟、办代销店、办缝纫社,等等。他下基层,肯吃苦,也是抱着“干好了成就一番大事,干不好就在下面为老百姓做些实事”的远大志向和踏实干劲。

他与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一样的农活,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

以人为本  矢志不渝

习近平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10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就已悄然扎根,“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更加直观地领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精神所在。

2015年,已是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再次回到梁家河,40年过去了,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的名字,谁住在哪一口窑洞,谁的大名小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样从平凡的起点开始,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把自己的一切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根本利益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品格。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什么能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能够言必信、行必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赢得人民信赖。答案就在这里。

作为新时代工师青年,我们更要勤奋学习、锤炼身心,艰苦奋斗、磨砺品格,弘扬“笃学、敬业、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发扬“精益求精、崇师尚学”的工师精神,依靠自己的青春奋斗,圆梦工师,圆梦新时代,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努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