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铸灵魂
在一个平凡的午后,我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第二天要作为校园小记者采访一位大咖,得知自己要采访的对象是“大国工匠”李万君时,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李万君老师不仅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也是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更是2018年度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对李老师进行了充分了解后,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仰慕之情。
3月20日下午,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进了第二教学楼A区429报告厅,聆听李万君老师的讲座,他身穿一身灰色的工作服,干净而又整洁,仅从他的容貌和姿态看不出是一位“大人物”,更像是一位勤恳工作的“师傅”。当我正襟危坐,准备迎接精神地洗礼时,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传入耳中,没有义正言辞的道理,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李万君老师告诉我们,这不算是报告或是讲座,只是想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于是他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工匠之路娓娓道来。
1987年,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李老师就进入长春客车厂开启了他的“电焊人生”,今年已经是李老师入职的第32个年头。李老师刚上班的时候,在一个报告厅大小的厂房中工作。白天,厂房中烟气弥漫,能见度很低,每个月发三个口罩也依然不够,身上每天都绑着水箱,衣服上沾满了油污,焊枪散落下的火星将衣服烧出大小不等的窟窿,晚上洗澡时,身上里里外外都是黑的。当时厂子里传出一句顺口溜形容电焊工为“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干电焊的”,李老师幽默的语言风格逗笑了在场的全体师生,也极为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焊工的状态。作为一名90后的大学生,可以说出生在国家开始崛起的年代,成长在阳光下,我很难想象李老师是怎样挺过那段艰苦的岁月。由于环境条件恶劣,当时在岗的28个人有25个人都通过各种渠道调离了本职岗位,宁愿去看守大门、收拾澡堂也不愿留下来,只有李老师抵抗住了多种诱惑,在岗位上踏实努力。他说:“我能坚持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有一位以身作则的好领导,他是我的榜样,我立志要做一个有技术、会发明、懂创造的工匠。”
李老师在描述他参加焊工大赛的经历时,我对“执着”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为了考量自己的技术,不断学习新技能,李老师在1996年报名参加了长春市焊工大赛。比赛分为理论和技术两部分,他说:“我是职高毕业的学生,看到理论题头都疼,但是我告诉自己,我必须取得好成绩,于是我求助自己上学时的班主任,并将老师花了四天整理的考试知识在一周内全部背下来。”大赛更为重要的是技术,比赛规定的三种焊法里最难以操作的是“仰角焊”,这种焊法他从未接触过,导致他练了半个多月依旧不见起色,于是李老师见人就问,哪怕是仅掌握理论方法的维修师傅,他都虚心请教。一块板接着一块板地焊,李老师经常反复练习到晚上凌晨,通过勤劳和拼搏,李老师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到比赛那天,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李老师全部收入囊中。“执着”原来不仅是对自己熟悉的工作精益求精,也是在面对不擅长的事物时勇于突破自己。
李万君老师的技艺越来越高,很快就拿下了全国焊工二氧化碳大赛的第一名。在当时,熟练掌握焊接二氧化碳技术的人很少,他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校企联办的总指挥,从一名工人变成了老师。当时中国高铁刚刚起步,没有关于焊接二氧化碳操作的参考书籍,李老师就将自己多年总结的操作方法做成PPT来教学生。经过李老师的指导,400多名学生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单位为李老师成立工作室专门给职工做培训,他采取大小穿插、横纵结合的方式,仅在企业内部就培训焊工两万多人,考取全国焊工资质证书的高达六千多人,职员整体技能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满足了中国高铁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李老师作为工人勤勤恳恳,作为老师也一丝不苟,一汽专车厂接了一批日本加工车的工作,24个焊工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工件焊合格,在日本企业就要放弃合作的时候,李老师对焊工进行手把手教学,从下午五点教到晚上十一点,直到24个工人全部学会,震惊了日本企业。从这以后,李老师的徒弟越来越多,技能也越来越强,2018年,李老师的两个徒弟获得了全国焊工大赛两个单项一等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老师让我明白仅是自己的技术精湛是不够的,我们有责任将技艺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人。
李老师是中国高铁“复兴号”建设的参与者,他焊接技术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接的质量,绝无差错。于是“复兴号”转向架环口部位的焊接重担又交给了他。第一次焊接时,李老师按照坚固的标准来焊,由于焊脚高,接头多,遭到了国外专家的批评。李老师不服输,仔细观察国外的焊法,仅用一周时间就和外国专家焊的一模一样。李老师技术愈发娴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焊接时能够轻轻移动脚步,他总结规律,边走边焊,竟摸索出一枪焊接段数,将转接架焊成了艺术品,李老师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从一开始不会焊到现在可以超过国外专家。2015年,中国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列车可以批量生产,李万君老师也当选了全国劳动模范,当习总书记来到长客再次见到李万君老师后十分感慨,习主席对全体职工说:“你们不仅是是中国高铁的希望,也是世界高铁的希望,希望中国的高铁建设再接再厉、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
随着李老师技能水平的不断突破,他在世界上的名气也在逐步扩大,新加坡最大造车厂的老板在见识了李老师高超的技术后,以高于国内10倍工资的条件聘请他,但李老师毅然拒绝了新加坡的邀请,他说:“我掌握的高超技能是国家培养的,我所获得的各项荣誉也是国家给予的,我不能仅仅只用钱来衡量自己,我要回报祖国。”听到这里,我不禁想为李老师点个赞,李老师在利益面前依旧坚守本心,用技能报国,将无限的忠诚转化为彰显中国的力量,这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马茨洛层次需求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便是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功成名就后不拘于追求金钱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创造中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报告结束后,即便李老师已经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仍然耐心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告诉我:“现在我们的技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产品也走向了世界,这对我们技术工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工匠,在思想上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工作上要精益求精不断钻研精神,把我们的手工产品做成像艺术品一样,这不仅仅是产品的价值体现,更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我校是一所应用型院校,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更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刻苦钻研、不断学习的“工匠精神”来沉淀自己。李老师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建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脚踏实地把我们的工作干好、干精,只要坚持用‘工匠精神’来坚守目标,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感和荣誉感,从而走出人生精彩,实现自我价值。”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每一个人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视察时,殷切期望现代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学校也号召学生牢记时代使命,不断学习和发扬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化的传承,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赤子之心,摒弃浮躁喧嚣,有一颗安于默默无闻、执着于追求卓越的匠心,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是“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