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读书 风雅自来
——写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
草长萦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恰逢第24个“世界读书日”,最适合引领全民读书风尚,营造浓郁书香氛围。此刻,当我们手中捧起一本心中喜爱的书,发自内心地细细品读,是对这个互联网泛滥的时代,对阅读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全民阅读的虔诚呼吁。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其中,人均纸质图书、纸质报纸和纸质期刊阅读量分别为4.67本、26.38期(份)和2.61期(份),较往年相比,呈基本持平或持续下滑状态。而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达84.87分钟,人均日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且有声阅读逐渐成为国民阅读新增长点。不禁让人在“命可丢,网不可丢”的时代,发出了“喜欢看书之人似乎已成人之另类”的谬叹。
每当此时,原本也不擅阅读的自己,却也常常扪心自问:“‘互联网+’智媒体盛行的当下,读书究竟有何用?”
在文化自信的当下,不难从中找出一些答案。人们常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个人认为,我们在读书的同时,就是在用心感知“图书海洋”之外的辽阔新世界,只要对自然心怀敬畏、对生活充满热爱,看似枯燥的阅读,却是我们通往美丽世界的必然,就会从中赞叹生活还有很多可能,未知的读书世界更精彩。
持之以恒地阅读,必定会造就强大的内心,塑造人们由内而外的非凡气质。就像《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热播,刷新了观众对董卿的全新认识,大家会由衷地欣赏她那自信、优雅、博学的气质,此般“美丽效应”源于读书的恩赐,同时也促使董卿养成了“每日睡前必读一小时书”的好习惯,读书铸就了她的从容和自信,散发的气质胜过刻意的美容,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书提升人性修养,其实更能带给人生无限的转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荧幕上,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了北大研究生彭敏而夺冠,让更多人再次坚信“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对雷海为而言,即便物质贫瘠,但他的精神却无比富饶。等餐送餐的间隙,他掏出小本子,背下唐诗一首,那种读书乐趣铸就了外卖小哥的多彩人生。可用“读书对手”彭敏本人散文集名《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来形容雷海为,而这一切,无疑拜读书所赐。
读书使人心静,更能帮助人们度过艰难时光。汶川地震“读书女孩”邓清清获救时,人们都惊讶于她那“打着手电看书”的淡定举动,她那一句“下面一片漆黑,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打动了多少迷茫者!又如古典诗词研究巨擘叶嘉莹女士,少年丧母,中年失女,异国飘泊,历经坎坷,面对飘零寂寞,她总能将读书与生活融合,汇成一股坚强力量,支撑自己走过艰难人生,达到平和心灵的彼岸。其实,书籍带给艰难者的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即使人在独处寂寞之时,也能悄然声息地陪伴着前行,给予慰藉,不再有独处时那份空虚寂寞的冷意,而让艰难者心灵平静。
曾记否,在回答读书究竟有何用时,英国数学家巴罗曾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展现阅读良习,“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彰显阅读修养。作为具有五千年华夏文明历史的传承者,我们理应真正把读书视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学习动力、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习惯,弃糟粕、取精华,去伪存真,努力使读书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健康知识根植大脑、沁人心脾,让灿烂文化注入血脉、沉淀心灵。
或许人生有限,但读书可令人遨游四海,开阔眼界;或许人生无常,但读书可令人心境平和、顺度坎坷;或许人生无味,但读书可令人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有趣之人;或许人生孤独,但读书可令人获取一间有内心生活的独立房间……而这一切,都会使人度过一个富具价值意义的人生。这或许也正是,我们在如今依然需要读书、坚持读书、倡导读书的原因所在吧。
潜心读书,风雅自来。恰逢世界读书日,只是呼吁全民读书的由头和契机,关键还在于激发动机、坚持行为、善用思维,养成自觉读书习惯,内化于心、外塑于形。让我们手捧书本,静心品读、分享经典,弘扬文化、引领时尚,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