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吉医追梦人

有这样一个博士,在我校工作1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此外,还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入选“吉林省青年科技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沉甸甸,档次实打实。这人是谁?她就是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共产党员冯宪敏教授。

 

守初心——不因得失而动摇

 

冯宪敏是搞“病原体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的,病原生物学专业是热门,工作挺好找。2008年,冯宪敏从首都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当时受非典影响,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点名要她,可直接落户口。冯宪敏考虑很实际:家是东北的,丈夫又是吉林市人;吉林医药学院有军医院校的老底子,家人和朋友也多次推荐;学校人事处工作人员面谈时,既诚恳又热情;私下里,自己2次到学校实地考察,领导、老师、学生朴实又真诚。再说,你走我走大家走,振兴吉林谁担当?想到这些,冯宪敏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机会,坚定选择了吉林医药学院。

10多年来,在冯宪敏看来,尽管个人收入受了些影响,成长的平台稍微弱了点,但这些,与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相比较,都显得不重要。冯宪敏说,当大学老师,教书育人,学生能学到自己讲的知识,顺利毕业还有出息,心里暖暖的;有困难,找领导,能够办、马上办,感觉很踏实;做科研,有平台,出成果,国家认可、社会有用,又为学校争了光,真有成就感。

就在前不久,几所南方高校还在联系她,待遇丰厚,科研启动资金诱人,但她始终不为所动。

“人呀,不要这山望到那山高,只要努力,把资源用好,把工作做实,无论在哪都能发光。”冯宪敏说。

 

挖人才——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6年5月,学校任命冯宪敏当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作为党员,组织信任,那就干。

冯宪敏常说,当大学老师,学术才是生命。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成立之初,才3个老师;除了自己,仅有2个硕士。想搞点科研,但授课任务重,分身乏术。

搞科研,没有团队不行!从那时起,冯宪敏不等不靠,自己出去挖人才。

冯宪敏是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理事,每次外出开会、作学术交流,只要接触到相关学科的博士,她就主动做工作,讲学校政策、讲军校传统,介绍显性的、隐性的待遇和个人成长的前景。

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刘迪,吉林大学硕博连读,用人单位抢着要。冯宪敏反复做工作,用情感、谈事业、推平台,三番五次,刘迪感动了。2016年底,刘迪入校报到。刚来时,刘迪缺科研经费,冯宪敏主动资助;刘迪研究中药抑菌,冯宪敏指导思路和方向;刘迪和冯宪敏住在同一小区,平时下班,冯宪敏开车和她一起回家;有时下班晚了,冯宪敏就让刘迪到自己家里吃饭,刘迪爱吃什么,冯宪敏都知道。

要坚信,谈10个,总有1个会成功。”3年来,在冯宪敏的努力下,教研室已有7名专任教师。

“天上不会掉馅饼,称心的人才要主动去找、用心培养。当教研室主任,上对学院负责,下对老师负责,学校肯定支持。”冯宪敏自信地说:“今年年底,我们教研室至少还能引进1个博士。”

 

担使命——抱团终出大成果

 

提起冯宪敏,业内人士都知道,她是搞“贾第虫”研究的。贾第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受原虫感染,对人体而言,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腹泻;对动物而言,可导致群体性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冯宪敏深知,科学研究,单打独斗、闭门造车不行,只有发挥团队力量,路才能越走越宽。

如何带出过硬的团队?冯宪敏自有办法。打铁先得自身硬。每天,冯宪敏必去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她的办公室、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自己没有做好,别人怎么服气?”冯宪敏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团队带头人,要有胸怀和格局。依托自己拿到的科研大项目,冯宪敏从“检测”“筛分子”和“验证”三个方面分工,把合适的人才放到相应的岗位上,由此催生子课题,让具体从事研究的人员去主持;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寻找更新的研究方向,最终衍生团队成员的独立研究方向。

这种“发酵”的办法很管用。经过3年积淀,冯宪敏科研团队已形成“贾第虫”“虫媒病毒”和“棘阿米巴”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2018年,冯宪敏获得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过程中,培养了3个子课题负责人,共发表3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均在2.0以上。博士刘迪,还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论文1篇。

“我们教研室,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省级以上的项目!”刘迪自豪地说。

据统计,近三年,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共立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13项,获上拨纵向科研经费362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3万元,师年均科研经费18.3万元。

 

带学生——丹心一片育新人

 

“当您的学生,是我的荣幸,我会一生记得您。”今年9月10日,冯宪敏收到学生梁宸发来的一条微信。梁宸是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在大二期间,梁宸参加省级大创项目,就是冯宪敏指导的。梁宸在我校就读期间,冯宪敏指导她发表了2篇重要期刊论文。正因为有扎实的科研经历,今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面试时,梁宸成为唯一被当场录取的学生。

“教授要带本科生,任何时候不要忘了第一身份是老师。”冯宪敏说。

冯宪敏是兼职硕导,目前带7个硕士生,她精心指导、从不含糊。冯宪敏又是学校教学改革试点班的老师,带本科生,她同样精雕细琢、用心用情。近两年,她从这个班里挑选了4名科研潜力大的学生,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大创项目,要求他们进实验室,依据兴趣爱好,先跟师兄、师姐学实验操作基本技术,学会自己查文献,形成研究的问题,找师兄、师姐讨论后,再去查找、研读文献,学会写文献综述后,再过渡到大创项目书,最后由自己指导,确定研究方向,悉加点拨。平时,读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参考的科研论文,冯宪敏总爱通过网上推送。“我就收到过冯老师推送的10篇论文,对我们国家级大创项目特别有帮助。”学生张婷婷说。

在校工作期间,冯宪敏年均授课200学时以上。冯宪敏上课有激情,主要带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学科知识点,加上自己常年做科研,她的课讲得有新意、有深度,学生都爱听。去年底,学校教学督导与评价处组织学生评价教师授课质量,冯宪敏在基础医学院名列前茅。

 

当妈妈——“铁娘子”的慈母情

 

了解冯宪敏的人,都知道她说话脆生生,性格直来直去、一股男子气。有的同事开玩笑叫她“铁娘子”,可“铁娘子”也有一颗柔弱的心。

2010年12月,学校决定选派冯宪敏到美国贝勒医学院热带病学院的疫苗研究所从事访问学者工作,恰巧赶上儿子出生不到八个月。一边是学校工作需要,一边是儿子嗷嗷待哺。人生十字路口,冯宪敏进退两难。思量再三,在家人的鼓励下,冯宪敏决定远涉重洋。

在美国做研究,冯宪敏眼界宽了,收获很大。每天,她尽量挤出一点时间,在电脑图画板上写下简单的数字,或者准备几句儿歌,通过视频同儿子交流。看见儿子吚呀学语的样子,冯宪敏鼻子阵阵发酸。

2016年5月,学校再次选派她到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做访问学者,这一去又是三个月。当时,儿子刚好上小学一年级。万里之隔,儿子常常在视频里嚷嚷着让妈妈带礼物,每次冯宪敏眼含热泪,一口答应。回国时,她带回两支玩具冲锋枪。儿子挎着枪,逢人便炫耀:“这是我妈妈,枪是妈妈在美国买的。”

在冯宪敏的熏陶下,儿子渐渐对她的研究也产生了好奇心,常常跟着她到实验室,还会自己看显微镜。冯宪敏打趣地跟他说:“儿子,这也是咱们的家。”儿子顽皮地一拍手:“妈妈,咱有两个家了。”

冯宪敏教授(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徐卫东 摄.jpg

冯宪敏教授(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徐卫东 摄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