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双创”茁壮成长 勇担使命筑梦岐黄
“吉林北药杯”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掠影
奇思妙想绘梦岐黄新时代
“我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我们的项目主要以人参为原料,自主研发护肤品,目前已经拥有了备案号,并准备上市……”
“我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我们的项目主要是做中医教育培训,帮助青年中医成长……”
一个个实力团队轮番登台,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各自的参赛项目。场下的观众被深深吸引,有的忙着拍照留存,有的三两个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还不时爆发出阵阵的热烈掌声。这一幕发生在“吉林北药杯”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所高校、107个团队齐聚长春,为北国春城带来了创新创业的蓬勃朝气和青春激情。我校党委书记张兴海表示:“承办本届大赛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珍惜这次机会,加强校际交流和研讨,为共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在为期两天的总决赛中,各团队分别按照创意组、创新组、初创成长组3个组别,展开路演和答辩。评委们根据各个团队的现场路演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审,并对各个项目进行现场指导,给出独到点评,帮助各项目团队“更上一层楼”。“双创”的赛场上,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项目,一组组精彩激烈的路演答辩,让与会人员感受到“双创”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活力,也展示出了各个学校中医药学子昂扬奋进、拼搏进取的“双创”精神,新时代中医药学子正在广阔的“双创”舞台上,激荡起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翟双庆说:“大赛参赛项目涵盖了中医药临床诊疗、养生保健、文化传播、发明创造、科技教育及民族医药等领域,希望这些项目能够得到社会投资人的关注和支持。”
专业学习培育“双创”新梦想
“一般人参类美肤产品只是采用简单的人参皂苷提取技术,而我们将人参皂苷提取后,利用类脂类体包埋技术,使有效物质的透壁吸收率从普通的5%提升至30%”,站在大赛的舞台上,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孙芷荔自信地说。
孙芷荔是大赛初创成长组金奖项目“汉凝参秀”的负责人,据她介绍,这一项目的灵感是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突然迸发出来的”。2017年,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孙芷荔因一次在实验室中的偶然发现,在自己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她在实验室中接触的正是“靶向给药技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孙芷荔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不能将药物的技术应用于护肤品当中呢?她曾这样说道:“有的中医药院校拥有自己的护肤品品牌,每每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们学校也应该有一个。”在与指导老师交流后,孙芷荔就开始了前期研究。创业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孙芷荔没有退缩,在学院老师的帮助以及团队的齐心协力下,孙芷荔及其团队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艰苦但绝对精彩的创业之路,凭借着一腔热血和一股永不言弃的精神,扎进了“双创”的时代大潮中。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注册商标、条形码、申请化妆品批号等等,为了给产品命名,他们花费了大量心血,最终定下了“汉凝参秀”这个名字。在经过充分论证之后,该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转化、吉林省双十计划等科研计划中立项。在研发过程中,申请了七项专利进行保护。经过两年的研发,“汉凝参秀”系列产品正式上市,该系列产品是具有人参高透过性原料的护肤套装,解决了大部分化妆品的精华成分无法有效透过皮肤表层的普遍性问题。在这期间,他们荣获了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全国生命科学大赛特等奖等奖项,孙芷荔本人也获评吉林省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孙芷荔曾说:“创业,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过程,你要一点点学,一点点地摸索。”
不止一个孙芷荔,不止一个“汉凝参秀”项目,勤学善思是所有创新创业团队的共同特点,而此次大赛分组比拼也是为了鼓励更多像孙芷荔这样的大学生创客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大赛在组别设置上有所侧重,总体上是为了锻炼创新思维、启发创新意识,初创成长组的参赛项目都已注册成立了公司;创意组重在培养创业思维、创意设计,只要科学性和先进性达到标准就可参赛,主要面向本科生;创新组的所有项目虽然未成立企业,但要严格考察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可落地性。本次大赛具体事项的统筹负责人、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曹世奎对本次大赛的组别设置进行了介绍,他希望通过鼓励更多高校前来参赛,全程全员上好冬日这场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课。
本次大赛也重在凸显了中医药学科特色,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力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并在不断接受反馈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意识和情感。我校校长宋柏林认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医药青年+创新创业’必将释放出无穷的思想力量、实践力量、创新力量和服务力量。”
初心使命涵养“双创”新动力
“我们创业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小儿推拿行业良莠不齐的现状,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初创成长组项目“臻心诚壹”的创始人洪嘉婧面对记者的采访,掷地有声地讲出了她创业的初心。
当前,小孩看病难、看病贵,儿童就医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小儿推拿因具有“以手代针,简便廉验”的优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无标准、无门槛、无标准化技师和介质的“三无”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读博期间,洪嘉婧开启了“小儿推拿标准化运营”这一科研项目,并成立了臻心诚壹公司。臻心诚壹公司长期致力于打造小儿推拿行业标准,集中医小儿推拿服务、专业小儿推拿技师培训和小儿推拿介质研发销售三位一体,提供高水平服务、高标准培训、高质量产品,力争成为中医小儿推拿行业标准缔造者和领导者。据了解,该项目之所以叫做“臻心诚壹”,是因为他们想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发济世心、行救人道,因此对自身有着严格的要求——做事一心一意,臻于完美,这也是“臻心”的涵义,而之所以不叫“诚医”,是因为团队不想过度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想要病人以放松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现阶段,洪嘉婧已经打造了小儿推拿技术领域的4项核心数据库,发表了20余篇相关论文,其中2篇SCI。公司参与并完成了中医小儿推拿的行业标准,以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标准化的技师培训、标准化的介质为核心,实现了小儿推拿门店的标准化运营新模式。洪嘉婧的创业初心正是当代青年人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生动反映,她也希望,作为中医健康方式的缔造者,致力让倾向于中医药市场的消费者们看到中医药学者真正的态度,从而改变市场,缔造未来良好的市场。作为团队成员之一的郭霁星认真地说:“我们不是为了比赛而参加比赛,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将项目一直做下去。”正如她所说的,团队持续跟进项目,不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完善公司,开发产品。他们本着臻于至善、诚意行医的理念脚踏实地地坚持着,突破着,前进着。
翟双庆说道:“学生们的创业想法源自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应该为他们提供平台。”他表示,举办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目的就是以赛促创,搭建中医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以赛促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复方染发粉以何首乌、青黛、五倍子等中药为原料,兼具染色和养护双重功效,长期使用可改善白发。”我校药学院2017级中药学专业的杨灼银对防过敏中药染发剂的介绍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从大一到大三,杨灼银将所有课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研发创业中。正值青春最美年华的她,带领着由7个本科生组成的创业团队,用所学的中药学知识研制出防过敏中药染发剂,借助全网营销矩阵走向市场,项目《发笺——染发领域的革新者》在这场大赛中获得创意组金奖。“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杨灼银激动地说。边学习,边创业,别样的选择让杨灼银们的大学生活显得与众不同,没有时间娱乐,但他们都觉得很值得,创新创业是一番历练,更是一场蜕变。杨灼银曾说:“学校、学院的老师们悉心指导我参加双创比赛,我在这里见到更广阔的天空,懂得了要沉淀自己,在思考中找寻再次提高的方法。”
收获成长,这正是创新创业之于大学生的最大意义。曹世奎认为,鼓励学生创业的目的在于教育,是不是能最终走向市场并不重要,只要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学科碰撞中开拓思维,在团队协作中提升能力,就实现了创新创业的意义。
“中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不是每位中医临床专业的学生都要成为中医临床大师,新时代的中医人才培养应打开思路。”宋柏林说。他鼓励本科生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提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前铺路。
“创新创业大赛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宋柏林说道。作为大赛承办单位,我校向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近年来,学校出台了《长春中医药大学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办法》;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慕课、网络通识课等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学校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教学实训中心、创客工坊、杏林创客空间等功能各异、层级递进的众创空间建设体系,打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并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今社会需求多元化,对人才的培养也应多元化,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学生们走出象牙塔,通过创业实践开拓思维,有利于青年学子们理论联系实际,帮助他们成长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高质量人才,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传承守正中创新。
除选手们的项目路演和精彩答辩外,总决赛期间还有许多亮点引人注目,如举行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双对接双助力”、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成立仪式等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成立。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迈向了新阶段,将进一步有效提升全国中医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质量,建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对于推动双创育人工作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加快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理论化进程具有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