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家庭教育的出路
如何打通家庭教育的出路
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有了教育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以加速度进步。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真正的教育不仅仅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对个人心灵的启化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并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湖南沅江曾发生了一起惨案,当地一名六年级学生因不满管教捅死母亲,并且事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后悔的态度,这不免让人感到诧异,好端端的一个少年怎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呢?背后的事实真相真的只是不满母亲的管教吗?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也许只是一个导火索,在他内心所积累的怨恨也许还有很多,我们无权指摘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多么无情冷血,但我们应该透视这个事件,至少应该看到:家庭教育对生命个体的重要性,我们也有必要了解、反思并做出改变。
家庭该是教育最初始的起点。家庭氛围平和、稳定,亲子关系融洽、愉快,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的基础和保障。今年广西南宁的杨晨煜以高考成绩730分(满分750)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的妈妈在谈到教育经验的时候说:“平和和稳定的家对孩子是最好的”。浙江的理科状元徐嘉骜,高考前收到爸爸寄语: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家庭稳定,父母情绪稳定,心胸豁达,才能滋养出孩子的海阔天空。家庭之于个人的影响真的需要被关注,被重视。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也不可或缺,而父母双方的关系也值得关注。我国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教育缺失的环境里成长,从心理学角度,一个儿童,如果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那么,他们将无法建立对世界的安全感,也难以培养对社会对他人的亲和与亲密,他们将变得疏离,对世界、社会、他人的疏离。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更容易陷入无助和沮丧中,他们或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抑郁和社会退缩,或者表现出更明显的愤怒和侵犯以及反社会行为模式。
那么,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家长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才是第一选择;其次,父母双方不论有怎样的矛盾,都不该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不该为了一己之快给孩子内心带去创伤。孩子与父母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当矛盾发生时父母应保持冷静,理智处理,切不可急于展示权威而与孩子产生进一步的冲突,把握好合适的教育尺度,才最适合他们的心理成长。
一个孩子的成长因果,因在家庭,根在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接受教育的一方,而父母就是引导者,孩子的成长方向就由引导者决定。家长想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首先自己就需要有实行良好教育的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是他们能否把家庭教育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家庭教育也讲究一定的科学方法,只有合理的方法才能引导孩子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而如果方法过于偏激,看似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实则迫使他们走向极端,适得其反。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家长要懂得灵活应变,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一旦孩子出现了特殊情况就要特殊处理,不能什么都一概而论,随时准备好主动出击,不能任由情况的恶性发展。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的第二次学习,也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看到新的世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我们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更多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教育理念也趋于更加合理;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够接触到的世界也更加宽广,教育渠道逐渐多元化,教育信息也不断丰富,家长们可以得到先进的教育方法和资源。虽然仍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家庭成员组成和关系的复杂以及孩子生活环境的多样化等问题,但是想要解决本源问题,就要求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