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梦想,何尝不可?
接地气的梦想,何尝不可?
作者:学生记者 陈明儿
近日,一则内容为“博士生谭超送快递”的新闻引起网友们的热议。据悉,谭超是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8年前,为了负担自己的考研费用,他当起了快递小哥。相比于其他工作而言,送快递时间自由度较高且收入可观,所以直到读博,谭超也一直坚持着这份能让他的梦想和现实衔接的工作。
对此,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没有“学以致用” 。8年间,周围很多人质疑谭超:“这么一个高学历的人抢低学历的活,真是不可理解!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持认可态度,他们认为,“自食其力,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精英! ”“读博是梦想,送快递是现实。没有现实的事业,如何支撑梦想? ”等等。
其实,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不能带着“职业歧视”去驳斥别人的选择和否定别人的人生。谭超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一个博士不管是做学术也好,送快递也好,说相声也好,只要他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就是一个好博士。 ”在8年的送快递过程中,谭超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自创了方便收件人取件的“快递编号法” ,并凭借这一方法共送出80万件快递。如果将这个数量按照年工作11个月算,那么平均一天就是300件的送货量,效率远远高于一般快递员。可见,假如每个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都怀着这样的态度真诚地对待工作,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做得不平凡;如果还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人人都可以创造出骄人的成绩。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起舞” ,用这句话来形容谭超博士的选择是非常贴切的。身而为人,无论处于何种境况,我们都应该像谭超一样脚踏实地、实打实干。相比于部分毕业生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或碌碌无为乃至“啃老”行为相比,谭超是在通过脚踏实地地工作来供养自己、满足考研花销,是对自我梦想的不懈坚持与追求,这无疑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对于“学以致用” ,我这样认为,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创造出高效率的技术和一定的社会财富,岂非“社会之大用” ?像谭超自创的快递编号法,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社会资源浪费;像北大“猪肉才子”陈生,真正将猪肉卖出了水平,分店遍布全中国各地,并创办了全国首家屠夫学校,在增加了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这些何尝不是“学以致用”的典型表现?我们应该学会以独立的思考来看待生活中的选择,切莫人云亦云。
再者,选择职业最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应使所选职业契合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本硕连读已七年半的浙江大学医学研究生黄晓斌,在他着手准备出国读博事宜、为托福考试备考的过程中,一则BBC记录片 《保罗教你做面包 》 激发了他的烘焙兴趣,于是他毅然决定转行去做面包。黄晓斌说,读研我没有后悔,做面包我也没有后悔,但如果重新来过,我还是会选择读研然后做面包。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上都有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作为旁观者,我们又岂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把实实在在干事的行为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理想结合起来,靠自己的实干和智慧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