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月
孩子:
前些时,爸爸的一位同学通过微信给我发了一张黑白照片,是我刚上大学时拍摄的,年龄和你现在差不多,身材单薄,面目清瘦,昂立在寒风之……同学:还记得这张老照片吗?
我:一个可怜的人,看了想哭……因为往事不堪回首,我随手将手机里保存的几张近照发给了同同学:岁月在你身上没有留下印迹啊,还是那么英俊潇洒!
你这次出的书一定要送我一本。
我(知道他是在恭维我,但心里还是感到高兴):一定,上次的书在出版社手里(微笑)。
同学:岁月不饶人,但还是饶了你许多(咖啡)。
我:呵呵,曾经沧海难为水吧,有点精神追求,也许可以延年..同学:向你学习!
我:不敢,向岁月学习。
同学:哈哈,有道理。
我(又补充了一句):向生活学习。
当天晚上,我和你唐益舟伯伯一起散步,聊到了我和同学之间的这次微信交流,聊到了岁月的无情,继而又聊到了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大概是永远也扯不清的事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如果是为自己,为自己的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吃喝拉撒睡,是为了自己吃喝拉撒睡比别人高级一些吗?显然不是,因为人生不只是吃喝拉撒睡,还有情,还有爱,还有精神的愉悦。如果是为了别人,为别人的什么?为别人的吃喝拉撒睡吗?为别人的吃喝拉撒睡比别人的别人更高级吗?当然也不是,因为别人需要的也远不止这些。我们琢磨,人生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物质享受,还有自己的精神享受:不只是为了别人的物质享受,还有别人的精神享受。我们认为:对于人来说,物质享受是基本的需求,精神享受才是根本的需求。 《孟子·梁惠王下》有语: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日: ‘不若与人。’日: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赖乐?’日: ‘不若与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独乐乐”又“与人乐乐”又“与众乐乐”呢?首先,自己要有“独乐乐”的本事:其次,自己要有“与人乐乐”、 “与众乐乐”的境界:进而,才能设法提供“与人乐乐” “与众乐乐”的物质条件,才能设法创造“与人乐乐”、 “与众乐乐”的精神产品。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才是一种大爱,那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吧。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从事着“与人乐乐” “与众乐乐”的事业,都在承担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比如人民教师、文学家、艺术家等等。爸爸和唐伯伯等人之所以笔耕不辍,也都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岁月如歌。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把如歌的岁月转化为精神产品,不仅“独谷乐,而且“与人乐乐”、 “与众乐"!
爸爸
2016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