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推动主题教育进课堂 打造冒热气的“思政课”

简短说明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进大学生,学校于11月份开展“讲好‘四个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展演活动。展演围绕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组织了多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借助朗诵、情景剧等表现形式,同步配合精心制作、史料丰富的视频,精彩演绎了红色精神主题故事,让革命故事更富感染力、英雄形象更加立体化、精神之光更具引导力。

  本报讯(记者 崔 静)“我们从来不缺故事、不缺英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万里长征的胜利是无数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四方面军出发时十万员大军啊,最后到达终点的,不足三万人;红一方面军出发时八万六千人,最后到达终点的不足七千人啊!长征中的每一米路上都有故事、每一位红军都是英雄啊!”11月24日晚,在学校体育馆的舞台上,情景剧《风雪长征路》中一名叫彭焕生的老红军悲痛地用拐杖捣着地、沉痛地倾诉着。台下3000多名学生忘情地观看着,深受感动、无不动容。这是我校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展演现场的一幕,展演在短短的两个课时中,运用红色精神具体故事化、历史事件情景再现化的方式讲述“四个故事”,打造了一场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可视化的“思政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进大学生,学校于11月份开展“讲好‘四个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展演活动。展演围绕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组织了多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借助朗诵、情景剧等表现形式,同步配合精心制作、史料丰富的视频,精彩演绎了红色精神主题故事,让革命故事更富感染力、英雄形象更加立体化、精神之光更具引导力。

  整场展演包括《红船精神之光》《风雪长征路》《永远的焦裕禄》《东方巨响》《红旗渠》等5个节目,均由我校大学生自导自演。参演的60多名同学以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自己,深入学习相关史料,不断提高精神内涵,力争把节目打造得知识丰富、生动感人。《风雪长征路》中老红军彭焕生的扮演者、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学生翟国栋表示:参加展演不仅是演出一个角色,同时也是一次思想的升华、灵魂的洗礼。通过不断的学习对伟大长征精神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忍不住红了眼眶,只有先把自己感动,才能把角色演绎到位,把这份感动分享给观众。

  此次教学展演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药学院2019级学生谢天宇表示:“这种思政课非常棒,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学习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故事中细节部分的演绎特别生动真实、富有感染力,观看过程中有想掉泪的感受,很受触动、收获很多。”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雒保军指出,思政课堂“活”起来才能更加富有吸引力。此次展演贵在由学生自导自演,贵在选题新、形式新、传播方式新,能够使“授课”的同学和“听课”的同学同时受教育,契合了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清江表示,在高校讲好“四个故事”、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红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形式新颖的教学展演也丰富了思政课的形式和内容,接地气、聚人气,能够达到用坚定的信仰引领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的教学效果。

  据了解,我校于10月初开始筹备此次教学展演,精心选定主题、编写剧本、挑选演员,下功夫组织排练,反复彩排并不断调整细节,并花费大量的精力制作了与节目互为补充的视频,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展演于11月份开始,至今共演出6场,覆盖了学校全体大一学生和全体学生党员干部、部分高年级学生,受教育的师生达万人。为精准覆盖到在医院实习见习的学生,学校还专门在第一、二、三附属医院安排了教学展演,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