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念峰:
潜心破解育人“代码”的教育“程序员”

石念峰石念峰
石念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后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专家”、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打铁需得自身硬,十载风霜造就育人本领石念峰从小就想做一名老师。1999年,以优异成绩从同济大学交通土建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了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工作。工作过程中,心中那个“教师”的念头一直挥之不去,他想,还是当老师更适合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
俗话说:“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石念峰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做好老师,我自己首先要有足够的实力。于是,在参加工作一年后,他又踏上了求学之路——准备考研。
此时,距离当年的研究生考试仅剩三个月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他一头扎进考研班没日没夜的复习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他终于考上了硕士研究生。2004年硕士毕业后石念峰准备考博,他将目光锁定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发邮件联系导师不收我,我就到北京和导师见面反复沟通。直到第三次,才靠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先进的作品理念打动了他,建议我报考,结果却由于英语发挥失常与中科院计算技术所失之交臂。”他没有气馁,直接应聘到导师的北京中科辅龙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边工作边复习,经过 365 天的夙夜奋战,第二年,石念峰终于如愿考上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从1995到2008,同济大学本科,河南科技大学硕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石念峰用11载时光完成知识积累,练就过硬本领,为自己的教师生涯奠基。
回顾求学经历,石念峰说道:“没什么,想好了就去做,做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不留遗憾。”
2008 年 7 月,博士毕业后的石念峰受聘来到洛阳理工学院,开启了他的教师生涯……
教育教学方法多,十年讲堂磨砺育人“算法”
石念峰说:“教书就像写程序,只要找到合理的‘算法’,就一定能写出好的‘程序’”。从教十年来,石念峰潜心钻研,不断总结和创新教学方法,逐渐摸索出自己一套独特的育人理念。
在学院,他主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Web 程序设计》两门课程,他坚持以实际科研项目作为案例实施教学改革,有趣而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石念峰有着非常深厚的项目经验,参加工作以来,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接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市人事局、栾川县人民政府、洛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多个横向科研项目。
“除了书本知识,我会结合自己参与研发的实际项目讲授课程,由于对整体编程非常熟悉,很清楚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明白哪里该学的细一点,我讲授起来很轻松,学生也感觉很有用听的很认真,效果非常好。我的课基本上出勤率会达到100%”,石念峰颇为自豪的说。
石念峰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公司的工作人员请进课堂,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案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点。
“这种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从学JAVA到现在,我们这一个星期编的代码能顶半年编的代码”。学生王振辉在课程结束后这样说。他还把SOLO、VEDIO GAME MAKE等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通过分类教授、游戏制作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趣味,促进学生知识点的吸收和理解。
课堂之外,每个学期石念峰都会举办很多次的学习恳谈会和专业教育讲座,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探讨学业规划等,对学生学习帮助很大;他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大赛、ACM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5项。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
石念峰始终以爱心、热心和耐心对待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老师都喜欢好学生,但每个学生情况不同,不可能都是‘好学生’,我们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力争让他们都有收获。我小时候也不是好学生。有时学生对自己的不认可与老师有很大关系,老师的一句话,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石念峰常说:
“每天只要你学会一条‘语句’
(注:计算机编程词),一个月下来就是 30 条甚至更多”。课下,石念峰会与学习有困难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细致了解情况,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心帮助学生,深受学生信任和好评。
“自暴自弃的学生真的不多,只要老师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或多或少他都会有收获,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生活中,石念峰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幽默,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
“石老师课上课下都很幽默,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专业知识上条理清晰,思维活跃,非常热情,也很有耐心。”学生贾甜甜说道。
学生张淑月评价道:“石老师特别有人格魅力,授课方式很受大家欢迎,写程序思路很清晰,和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很希望他能继续带我们。”
实践研究硕果丰,时光变迁不改育人初心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从2008到2018,执教十年来,石念峰一直密切关注专业发展科学研究方向,积极开展与教学改革和实用技术转化相关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使自己始终站在专业技术前沿,教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25 篇,主持参与市级以上项目 18项、社会服务项目 10 项,累计入院经费 129.5 万元;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被授予“洛阳市优秀专家”、学校首批“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近五年来,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次,8次荣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3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和校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先进个人”。
谈及未来,石念峰的规划很多。
“我想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洛阳建立分所的良好契机,在洛阳组建一个中国计算机学会分会,联系本地高校以及各个企业,加强同行业的学术交流;我还想多参加一些国家层面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组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和研究水平,反哺教学;我还想……”。
“说到底,我就是一个写程序的,是一个教书的,我只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这里有收获,有成长,有进步。”
这就是石念峰,一个认真对待学生和课堂,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教育“程序员”。
(赵燕昌 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