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玉:22 年的积累,是心中那份坚定


姚永玉姚永玉

姚永玉,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先后获得“2016年河南省科教文卫系统优秀教师”“第六届我最喜爱的任课教师”“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五年期间获得四次教学质量优秀奖。

咏叹调似璞玉心灵美

什么是最美?姚永玉有她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最主要是心灵美。一个人,美不在外表,而在于心灵。作为教师,要通过时间的积淀,对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各方面做提升,表现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为人处世,对待的学生各个方面。她认为大学老师不止是教书,最主要的还是育人,教书育人要结合起来。

姚永玉在上专业课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喜欢把后续的就业需要储备的知识一点一点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在课下也爱围在姚永玉身边,询问课上听不懂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姚永玉会适时的提出需要储备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去查资料、去自学。

正因为姚永玉的课堂准备很充分,做的知识点、面很多,制作的PPT 是精心查找与科研、应用、与企业的要求有关的最新的资料,学生也乐意交流。姚永玉老师非常希望能教给学生们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所以她“有个坏毛病”——拖堂。恨不得把32学时的课上到48学时甚至更多。

姚永玉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她体会出,真正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专业知识学的有多么扎实,而在于他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捕捉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并把他付诸实际的能力,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传、帮、带——沉浸22年的机械深情

传——就业路有你姚永玉喜欢把最新的知识,还有行业最新的动态告诉同学们。早在2003 年,那一届的学生们连CAD图还不会画的时候,姚永玉就在专业课程中介入了三维设计。事实证明,那些按照她的专业理念认真学习的毕业生后来都发展的非常好,长城、北汽、上海腾杰这些知名公司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学生中有人还创办了自己的汽车设计公司。学生们在回忆中说道:“姚老师,您教的制图比好多学校本科生都好,让我们在岗位上占得了先机。”

因为学生从姚永玉这里受益,所以他们很愿意为学校做点什么。现在的学生实习、就业,姚永玉就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利用人脉给学生拓宽渠道,师兄师姐也很乐意帮助这些师弟师妹,只因为都是姚永玉的学生,互相信任,互相支持。

帮——考研路有你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于 2010 年招生,2014 年有了第一届考研的学生。由于是第一届,学生们自然十分忐忑,姚永玉便想办法联系之前考上研究生的专科学生,和他们沟通,把对应学校的情况、考研的出题规则等都告诉新人。姚永玉还通过她的导师、同学等各个方面资源进行挖掘,为车辆专业的第一届考研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后来,这一届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对姚永玉说:“姚老师,您直接把我的信息给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吧,所有的考研问题都可以问……”就这样,互帮互助的精神一届届的延续着,成为学生中的一个传统。车辆专业的学生,无论从考试还是调剂,成功率都比较高。

带——毕业路有你姚永玉曾这样思考:本科生进入企业实习、做毕业设计,在企业锻炼,肯定比在学校里更好。在与相关企业负责人沟通后,他们也十分赞同:“这样子对企业有利,对学生也有利,学生早来,是可以双向选择,如果不合适,学生没有任何损失。”

“好!”姚永玉一拍板,就在企业申请课题!当然,这也需要和企业导师对接,企业导师出题目,姚永玉会认真审核,看符不符合学校的规范。这个模式,第一届尝试了 3 个学生,后来最多的是 9 个学生。在第一届“双导师制”下的答辩时,学生的图纸、设计质量都很高,效果良好。

她说,之所以要进行这种模式的尝试,就是要把专业和行业相结合,把学生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走自己独特的路、和专业结合的路。

教学有方,育人有法

教——从实践开始车辆专业的课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尤其是专业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会比较吃力,怎么办呢?

姚永玉回忆着:“之前在教汽车维修专业的时候,没事就爱去维修店,看工人们做一些故障诊断、修理,就在

那默默的看。记得最清楚的是在九都校区家属院附近有一家汽车修理店,我常去,都和老板成朋友了。他也很乐意和我分享一些实践经验,我就把这些带到实践教学中。

现在本科不太一样了,会把和同学沟通的,他们的设计案例,贯彻到课程中,提升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知道,你有知识和技能,一定会有能力的提升,一定会立足于本专业,能够的到更大空间的发展。

学——从梦想起航姚永玉想:我们学校这个专业刚刚起步,要想提升名气,怎么能把这个和我们学校的应用型本科建设结合起来,和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声誉打出去,怎么办呢?

姚永玉看到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方程式赛车项目,叫FSAC,全国还设有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竞赛,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她很想带领学生参加这个项目,但因为资金有限,只有先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卡丁车来练手,再逐渐往FSAC上面转移。硬件设备差了点,但姚永玉注重技术积累,因为她个人曾经也有一个‘造车’的梦想。她希望和学生们一起实现这个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项目今年作为学院的挑战杯项目立项。姚永玉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把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应用型本科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再将技能转化为能力。这一点,姚永玉做的很棒。

育人——四年树终成车辆行业到现在,电动汽车发展比较快,姚永玉带领车辆工程系年轻教师勇开新课,如 PRO-E 和 CATIA 等,还开了电动汽车选修课。

对于这些选修和专业课的调整,姚永玉也不怕麻烦,只要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学生需要的就努力去做,为了学生是根本。

“学生毕业出去之后,能让咱洛阳理工的学生抢占先机,不能让学生出去了就落在后面,能得到机会,也能把机会握在手里!”姚永玉想尽办法让学生成长,是为了让每个学生从洛阳理工学院出去之后,是一棵大树而不是一棵灌木。

“你就是为了推咱的学生,咱的学生就是咱的产品,产品怎样能打开市场,就是咱们学校培养的成功,就是效果!”

立德树人、爱生敬业、笃学务实、修身强业,这已成为姚永玉老师工作的真实写照。

(李成 田耀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