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本心,情蕴生物
——记卢龙斗教授


(图/陈美伊)
“一开始并不是兴趣使然,只是听从安排选择了那时相对较好的一个专业。”当谈及为何会选择生物学,卢龙斗教授坦言。从那时起,卢教授的生命就注定与“生物学”紧紧相连。
从1976年进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学习开始,卢龙斗教授便一直在从事有关生物学研究的相关工作。在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了生物学后,卢教授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真正体会到生物学世界的美妙,并潜心研究,乐此不疲。正是这不断提高的兴趣让卢教授在生物学领域一直走下去。
迄今为止,卢教授主编的著作已有12本。其主编的《普通遗传学》《遗传学实验教程》《遗传学核心问题诠释》《遗传学考研精解》等书因内容详细,学习价值极高被众高校作为教材使用。除去这些教学类书籍,卢教授也著有《植物古汉名图考》等实用类书籍。能够编写书籍、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不是一件易事,想要研究透彻一个领域更为艰难。它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知识素养,更考验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心理素质。谈及最难忘的著书经历,卢教授向我们回忆起了参与编写《中华大典·植物分典》的经历。
卢教授说道:“从见到主持编写 《中华大典·植物分典》的主编到进入编写小组再到最后成书,其间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与波折。我们能够参与《中华大典》的编写也是得到了业界莫大的认可。”2008年9月《中华大典·植物分典》项目开始启动,而早在十多年前卢教授与同在生科院的高明乾教授、李发启教授就已经开始了有关方面的研究,这一领域也正好与当时 《中华大典·植物分典》要求编写的内容相契合。当主编见到他们的研究成果时,惊喜不已,特邀二人及其团队参与编写《中华大典·植物分典》。大典的编写分为了云南、南京、北京和新疆四个小组,河南师范大学团队加入的便是北京小组,后因研究进展迅速,研究成果显著,负责人决定特成立河师大小组为第五小组。这是卢教授的骄傲,更是一行师大人的骄傲。
在编写大典的11年里,特别是在编写《植物古汉名图考》的10年里,卢教授同其他编纂人员一起查阅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卢教授感慨道:“那个年代不比现在,我们一边翻阅书籍,一边编写修改,每一次去开会都会背着厚厚的一摞稿纸。”由于工作复杂、耗时过长,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编典的过程中有一些老教授相继离世,也有人选择了放弃,但卢教授始终坚持着,用一摞摞厚重的稿纸努力接近成功。
2018年《中华大典·植物分典》在昆明出版社出版,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植物类群是由河南师范大学编写组完成的,11年呕心沥血终成此书。卢教授说:“退休前的10年,我和高明乾教授、李启发教授等编了《植物古汉名图考》,退休后的10年我又参加编纂《中华大典·植物分典》,这20年花在了整理这些东西上,但我不后悔,相信我们都不后悔。”也正是这件事奠定了师大生物专业在国内生物学界的地位,河南师范大学的名字也将随着《中华大典·植物分典》一起被载入国家历史史册。
卢教授曾建立了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性别和分化的科研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不少的年轻人才、领域新人,研究对团队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学习和成长。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很少被涉及。在研究时,卢教授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他认为要多带带年轻人,放手让他们去创造,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不断培养出新一代的生物人才。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共同发展是卢教授坚持的原则,也正是如此,其研究团队才能不断地探索发现。研究方向不变,研究团队没有散,卢教授说这是他退休后最大的欣慰。
卢教授曾担任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长达11年的时间,期间生命科学学院曾连续8年考研率第一。时至今日生命科学学院的考研率仍居高不下“我们不仅要看他们的成绩,还要对试卷、典型题进行分析,并且在填报志愿时给予辅导。”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予了生科院生生不息的力量。当老师容易,但当好老师很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卢教授希望,现在的老师们也能将这份认真负责的态度传承下去。而对于当下的学生,卢教授说道:“我每次走在校园看到这么好的设施条件,就感觉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学生们应该更加认真积极地去学习,不能懒懒散散地过四年。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服务国家;在更深的层次上完善自己;在更高水平上孝敬父母。”这是卢老师对于当代师大学子的殷切期望。卢教授表示,“生物热”正在流行,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羊的出现昭示着生物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应该着力培养自我兴趣,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做出成绩,为祖国做出贡献。目前,我国正需要大量人才到各个战线,发光发热。
生科院旁的花叶果木在四季更迭中不断变换,生科院里的精神情怀在代代学子中不断传承。而卢教授的坚持和归属便是生物学的那方天地。卢教授本人也仍旧在为生物学的教育事业奋斗着,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