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说明
考前转锦鲤,面试转锦鲤,甚至相亲都要转锦鲤。不知从何时起,锦鲤玄学风靡微信、微博等各个社交平台,不少年轻人趋之若鹜。
期待运气 也认同努力
期次:第546期 作者:鲁冰洁考前转锦鲤,面试转锦鲤,甚至相亲都要转锦鲤。不知从何时起,锦鲤玄学风靡微信、微博等各个社交平台,不少年轻人趋之若鹜。
因此,网络上总存在一种声音在警醒年轻人不要寄希望于“转发锦鲤”颓唐度日;当你每天转着锦鲤时,那些真正聪明的人正在发奋努力。这种语重心长式的鸡汤听起来正气满满,但是,我想说:“运气与努力从来都不是翘板的对立两端。”难道转发锦鲤就代表着废柴般度日,不转锦鲤就是在踏踏实实地努力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的调侃本身就存在着非黑即白的逻辑幼稚,又怎能用它来评价锦鲤霸屏的现象呢?
对大多数人来讲,转锦鲤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我还记得高考前,我的空间里都是同学们转发的各种各样的锦鲤,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考一个理想的成绩,这其中有成绩不突出的后进生,但也有很多名列前茅的学霸。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转锦鲤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安慰,以此来缓解考试的紧张心情,和努力不努力并没有关系。而且,转锦鲤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并不需要任何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在上香、祈福等多种求好运的方式中,转发锦鲤如此地受人欢迎。
但又不得不承认,锦鲤被疯狂地转发反映的是现代人的一种焦虑。
对于少数成日无所事事不努力的人,他们不愿意全然依靠自己的努力而活,他们把未来寄于不确定的好运气,所以当事情将要发生时,懒倦的心理给他们自己带来了无措的焦虑,只能通过转锦鲤来祈求好运的光顾。当结果并不称心如意的时候,他们又会归责于运气不好,从而让自己的懒惰心安理得。“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说的就是这类人的悲哀。
但是,努力的人就不焦虑了吗?恰恰相反,我认为努力的人更焦虑。一个人努力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世界,你所交往的朋友,你的格局与眼界。越努力的人,所站的高度就会越高,所接触的人就会越优秀,就会有更大的竞争压力,就越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平凡与渺小,他们会焦虑自己如何能变得更优秀,更强大,会恐惧努力没有带来好结果的失落。对于他们而言,锦鲤或许并不代表着好运,而是代表着对未来自己的期待与希冀。
而焦虑的背后又是什么?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都只露出了它的冰山一角。”带给现代人焦虑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一面践行着努力文化,一面又渴望着一劳永逸的好运。转发锦鲤的背后,是现代人对“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生在罗马”的现实的无奈与戏谑。
但抛开客观的社会因素,从主观方面来讲,努力会带给人安稳感,不论它是否有效果。因为人活在忙碌之中,总有一种麻木的踏实,这种感觉让我们不舍得跳出这个舒适圈,去接受更多的挑战,也就很难遇见更好的自己。每天以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努力麻痹自己,看似努力,本质却是思想的懒惰;而转发锦鲤期待好运又恰恰体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好像不止如此却又只能如此的不甘心。这也是为什么新京报将转锦鲤与葛优瘫共同归结于一种丧文化,一种思想上的颓丧。
所以,在我们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到改变自己。既然无法决定自己的起点,就不要将自己和别人比较,端正心态,和自己比。学会反思,做到真正的努力,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磨练自己,成长自己。转发锦鲤期待好运,但也接受我们并不期待的结果,学会转变态度,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对待你以为的坏运气。薛定谔的猫只有打开盒子的时候才知道它是否还存活,运气也是一样,只有你真正经历了整个过程后才知道它是好是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用锦鲤代表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