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有力量的石油人

简短说明
石油人,他们脚踩油污,每天和沉重的油气装备相伴,在极为恶劣的环境里,寒风刺骨,井架上冰凌林立,不记得多少次油污和汗水渗透了红装。每天吃着最简单的饭菜,站着、蹲着或者在工作的间隙,他们练就了很快解决掉一日三餐的本领。经过了一天劳累的工作,早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带着满身油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睡去。为此,作者深入油田生产现场,了解这些辛勤的石油人,撰写了该篇稿件。稿件从玉门油田压裂技术的发展,到那些为油拼搏的石油工人入手,反映了一代代石油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一篇值得阅读,可借鉴学习的好文章。

推荐表:QQ截图20200423093237.jpg

“这几天,我们对环庆22、27、35井进行了压裂。在这里,每天的压裂工作非常多,只要天气晴好,我们每天都要干两三口井。”9月17日,远在环庆分公司的油田作业公司压裂队工程师陈小利,登上压裂车,奔波在陕甘高原上为上产“加油”。

哪里有上产,哪里就有压裂施工的“钢铁洪流”。金秋9月,上产会战的号角在百里油区回荡。油田作业公司压裂队“兵分两路”,奋战在环庆新区和玉门老区的战场上,“钢铁洪流”开足马力为油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压开地层千条缝,牵出油龙喷涌出。石油河畔,N5井静静地守护在弓形山下。峡谷深处,鸭5-1H井继续为油田的上产释放着力量。穿越60年时空,相距数十公里的两口井,见证着一代代玉门石油人为油藏改造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曾经铁人说过的话,成了那一代石油人的师傅们时常教育我们的话。师傅还说那时油田的压裂、测井等许多技术很先进,没想到我现在也进入了这一序列,更成为给油井添压力的工作者。”提起压裂工作,已经在修井和压裂工作25年的陈小利总有说不完的话。

上世纪五十年代,压裂油层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增产技术,美国、苏联也处于试验阶段。1955年,由2台苏联引进的A-150型水泥车改装而成的压裂车,首次在老君庙油田N5井成功进行了压裂试验,填补了我国压裂工艺技术的空白,我国压裂工艺发展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20世纪70年代,玉门油田井下处特车队使用的是苏式混砂车,这种车高大笨重,职工体力消耗大。每次压裂,工人都要背着六七十斤重的砂袋上下几十趟,每压一口井都要背230多袋砂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家总结以往革新改造混砂车的经验,制造鼓风机、输砂系统、分离罐,经过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一部供油风吸输砂混砂车终于制造成功。

“搞压裂就是车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在井上跑了一辈子,现在还能跑得动。”他顿了顿,表情严肃,语气斩钉截铁,“只要能为油田增产,多远的路都是值得的!”从柜子里取出安全帽,登上压裂泵车,陈小利像23岁那年一样,加入夺油上产的“钢铁”战队,驶上为油田上产的“快车道”。

50岁的李海振是油田作业公司压裂队负责设备管理的工程师,也是压裂队成立时,第一批组建压裂队的骨干。压裂靠的是设备,而李海振的任务就是解决设备出现的问题,保证这些车辆和设备随时都能正常投入使用。

“在压裂队成立之前,我在油田二机厂从事车辆维修工作。那时从来没想过还能去外面学习,第一眼看到压裂车,自己被震撼了,因为工作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近距离见过那么大的车,那么先进的车。”提起压裂队组建之初的情形,李海振记忆犹新。

2008年,由于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已多年没有压裂队的玉门油田,再次重新组建压裂队。39岁的李海振与油田作业公司的21名员工组成了压裂队,赶赴山东胜利油田,踏上了从零开始的“求学之路”。在到达胜利油田的第三天,他们便与胜利油田的员工一同进入压裂现场。所有的工作从一名学徒工开始,从连接管汇开始。在经过50天的紧张学习培训后,他们便回到玉门开始了车辆的验收和调试工作。2009年5月,在老君庙E156井上,油田作业公司压裂队顺利完成了成立以来的第一口压裂井。玉门油田的储层改造技术和设备也终于再次实现了从无到有。

“在别的油田,我们玉门石油人常被称作老大哥,是说话有份量,做事最有力量的人,所以要不断学习更新的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给油田的发展带来动力。”李海振说。

80后的彭翔是一名复转军人,也是油田作业公司压裂队高压班的一名员工。从最初的一名“新兵”,到成为压裂队的骨干,彭翔轮换过压裂队的大部分岗位,更见证了新一代玉门油田压裂队伍的成长。

“我是压裂队成立第二年来到压裂队的,那时能进入压裂队真的很兴奋。因为这里有油田最先进的设备,更能让许多老井再次焕发青春。每次见到压裂后的油井喷油,我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彭翔说。

从单层小排量到多层大排量压裂,从桥塞分层压裂到不停投球压裂,从深井多层高压力、高排量到大液量、大砂量压裂。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艺技术,配套完善压裂设备,玉门油田在压裂工艺、压裂液体系、压裂支撑剂、压裂参数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随着鸭儿峡油田鸭西区块大开发的进行,“千方液、百方砂、万吨油”储层改造思路的推进,油田压裂规模从2012年前的200立方米,发展到1万立方米。压裂层数、加砂量、增油量等均创造了压裂史上的新纪录。

回顾玉门油田在储层改造过程中的风雨历程,从开创压裂先河到从无到有的求学之路,玉门石油人从来不缺乏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前有N5井,后有鸭5-1H井,玉门石油人在储层改造的过程中,不仅为油井加压,也在给自己加压,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