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慢慢地走
南美丛林里智慧的土著走上三天就要在原地休息一天,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他们的灵魂赶上自己的疲惫的身体。身心俱疲的我们,是否也应该放缓赶路的脚步,等待灵魂的回归?慢下来,欣赏沿途的景色,留心生命的美好!
小时候生活节奏慢,心神也宁静。早晨被第一缕阳光唤醒,吃饭洗漱梳妆,走在上学的路上,与好友分享自己的所想。太阳慢慢地升起,万物在阳光下慢慢地生长。它像一个巨大的钟表,滴滴哒哒地走着,我们在它的下面劳作生息。到了夜里,就在空中挂一盏叫做月亮的灯,亲友邻居坐在各自的家门口,聊着家常。
儿时的场景慢慢变得像梦一样,清晰却又朦胧,熟悉而又遥远。现在的我们,即使是失眠早起,也看不到儿时那样的日出。以前的我们,可以随着祖父,慢慢地走在田野小路上,欣赏那整齐翻动的麦浪,趟那清澈缓流的小溪。而现在,我们也无心去留意这样的风景了,可能只会偶尔在网上看到过去那美丽的画面。
以前慢慢悠悠地走在路上,想唱歌就随意地哼唱。后来,我们的步伐逐渐地变快,变得为了赶路而赶路。偶尔想唱歌了,就跑去歌厅拿着麦克风唱,唱得声嘶力竭,以确保自己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想去唱。以前的消息来得慢,日子也在期待中充满了韵味与浪漫。现在的消息越来越快,网络便把天涯变成了咫尺,但也把咫尺变成了天涯。
从前我们走得从容,没在大步流星的速度中遗落了美景和灵魂。阿尔卑斯山下有一张告示:行路的人啊,你慢慢走,不要辜负了沿途的风景。而现在有多少旖旎的风景,匆忙的旅人都只瞟一眼,然后直接打卡朋友圈!请慢慢地走,等等我们那慢悠悠的灵魂,让沿途的风景告诉你生活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请慢慢地,与我们的灵魂同行。匆匆赶路的途中,我们可会停下来去看那曼妙繁星的夜空?假日旅游的路上,我们可会悠悠吟出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假日团聚的时刻,我们能否放下手机,冲壶热茶,与家人谈谈心?
请放缓那急促的步伐,时常地告诫自己,等等自己的灵魂,慢慢地说话,慢慢地走路,慢慢地思考,慢慢地享受,于一花一木、一瓢一饮中,慢慢地爱,慢慢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