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经典诗词浸润师生的风骨气韵、
家国情怀

近年来,永城职业学院以实施“校园文化工程”为契机,以“开辟诗词讲堂、开拓第二课堂、开发诗词潜力、开阔师生视野、开展系列活动”为抓手,坚持用经典诗词浸润广大师生的风骨气韵、家国情怀,引导新时代大学师生常温诗韵、传承词魂、砥砺人品,启迪广大师生进一步涵养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扎实营造了永职师生学诗词、传国学、用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了以经典诗词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开辟诗词讲堂。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学院邀请了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中华诗词》杂志社副主编、上海大学诗词研究与创作中心特聘研究员--林峰莅临学院做了《诗词艺术与人格修养》专题学术讲座。林峰会长曾获“诗词中国”“最具公众影响力诗人”荣誉称号和全国诗词大奖赛一、二等奖,多次作客中央电视台并接受“诗行天下”栏目和《诗词中国》百集电视系列片访谈,为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评委。林峰会长通过众多诗词经典的解读,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一首好诗会给人启迪、予人思考,甚至会改变人的行为,影响人的一生;常读诗书会让人举止优雅,谈吐得体,遇事从容,知书达礼。林峰与大家分享了很多著名诗词背后的典故和个人体会,告诉大家诗词会让人们找到诗意的生活,会让人生诗情洋溢。林峰会长的讲座融诗词、典故、人物、事件于一炉,集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于一体,雅俗共赏、情趣盎然,为学院师生送来了一席丰盛的精神大餐。类似的诗词讲堂,两年多来学院已先后组织了6次。

开拓第二课堂。学院将经典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必修课的同时,还适时成立了“经典诗词社团”、“经典诗词文学社”、“经典诗词沙龙”等多个社团组织,近千名师生忙碌活跃在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越来越吸引更多的师生热爱诗词等传统文化知识,铭记中华文化精髓,倘佯在诗词歌赋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中,或描绘秀丽美景,或抒发豪情壮志,或倾诉爱恨离愁,穿越历史时空,走进诗词世界时常,聆听诗人词人发自肺腑的声音。

开发诗词潜力。忆满东城,情思华夏。4月3日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原创诗文诵读的形式缅怀先烈,怀念故人,学院组织开展了“清明怀想”原创诗文朗诵比赛。经过激烈的预赛、复赛,来自全院的16组选手进入了决赛。比赛中,选手们朗诵的《流年如水》、《清明雨上》、《感悟清明》、《诗意中国》等一首首诗歌或缅怀革命先烈、或寄托对故人的哀思、或畅想美好未来,情感真挚、声情并茂,吟诵诗词,才华尽显。在诗词创作、吟诵中,引导激励广大师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颂扬烈士英魂的崇高精神,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知识、积极陶冶情操。两年多来,学院已先后组织了创作、演讲、竞赛、诵读等诗词主

(下转二版)